龙口市石良镇丰仪小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7-09     

字号:

  劳动清单:

丰仪小学(一)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劳动内容

周一

自己洗刷,穿衣

周二

自己整理书包

周三

自己洗一次袜子等小物件

周四

同桌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周五

为家人洗一次脚

周六

自己打扫房间

周日

为家长洗水果或者做水果拼盘



丰仪小学( 二)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劳动内容

周一

整理床铺、书桌

周二

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周三

扫地、拖地

周四

饭前饭后餐桌整理

周五

自己剪指甲,洗袜子

周六

养一种植物,并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

周日

为父母做一顿饭


丰仪小学( 三)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劳动内容

周一

饭前摆碗筷、盛饭、饭后擦桌子

周二

铺床、叠被、换床单被套枕头套

周三

扫地、拖地、洗碗筷

周四

做好垃圾分类、叠衣服

周五

手洗袜子、整理房间

周六

家长做饭时帮助洗菜、切菜

周日

学做家常菜







丰仪小学( 四)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劳动内容

周一

家庭劳动: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

周二

家庭劳动:自己洗袜子,内衣裤等小件物品

周三

家庭劳动:晚饭后扫地、拖地

周四

家庭劳动:自己洗澡、剪指甲,整理好个人卫生

周五

学校劳动: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对班级进行大扫除

周六

家庭劳动:为家人做营养早餐

周日

家庭劳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



丰仪小学( 五)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劳动内容

周一

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

周二

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周三

自己剪指甲

周四

在家里一次扫地、拖地

周五

彻底清扫一次班级卫生(打扫窗台、书柜等)

周六

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

周日

去地里帮助父母农忙劳作

基本情况:龙口市石良镇丰仪小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5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1-5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技艺创新、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

2.基地建立情况:校园内东南角有校内劳动基地小菜园,占地半亩左右。

3.选用教材情况: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一至五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4.丰仪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极其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

1、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织部门:政教处

成员:劳动教育教师

2、宣传动员,热爱劳动的舆论和行为氛围。

利用班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

3、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其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队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家校配合,营造劳动氛围。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

(2)活动搭台,融入亲身劳动体验。

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学生打扫“百树园”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2、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