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为师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教学生活环境 ,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明确工作要求,落实人员职责,细化问题,狠抓落实,将整治工作常态化。
2.学校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摸排整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排查整改台账。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学校应与属地派出所、乡镇政府、街道办、村委会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统筹研究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
4.协调公安部门落实“高峰勤务”和“护学岗”制度,科学合理安排警力,强化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路段的巡逻与疏导。
5.动员广大教职员工、学校安保力量、家长志愿者等共同参与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
6.摸排家长接送车辆情况,错时分批上下学,并做好家长工作,按照学校要求有序接送。
7.制定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方案,与交警开展联合执勤,重点清理学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超速行驶等问题。
8.学校要强化与公安部门的配合,实时掌握辖区暴力犯罪前科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性格偏执人员、扬言或可能以极端行为报复社会以及社会闲杂人员、辍学、无业闲散不良青少年等治安高危人员的相关情况,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9.学校要对在校学生的表现进行梳理,对有不良喜好或有违法犯罪倾向,经常与社会闲散人员、不良青少年结伙的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帮教和定期回访。
10.学校要加强对流浪猫、狗进校园的检查与清理,教育师生不喂食、不亲近。
11.对侵占学校场地、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事件要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