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积极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落实党建及党风廉政工作
1.党建工作
三会一课扎实开展;组织生活会按要求认真开展并落实到位;主题和固定学习日认真开展,党员学习笔记记录详细;党费收缴按时完成,没有出现问题;灯塔在线维护及时,未出现错误信息和滞后信息。意识形态工作常不懈,未出现不良信息和舆情。
2.廉政建设
结合“四风”整治活动,利用党的生日、国庆节、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适时开展廉政教育,本支部党员未出现廉政问题和不良现象。
二、做好教师队伍建设
1.关注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提升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以人为本”精神的最重要体现。我校教师团队建设充分尊重规律,遵循“突出人本、强化引领、注重内化、自主发展”的基本理念,坚持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带好每一个班级、抓好每一个环节、教好每一个学生。采取多种办法鼓励教师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让教师们在自主发展中体验成功,享受育人幸福,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2.坚持以人为本的专业化发展路径。深入推进激情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外出学习,畅通交流渠道。
3. 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师发展评价机制。强调导向准确性、评价整体性、过程动态性,注重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运用,以专业性评价与多元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进行特长、品质、能力等多维度的考察与评价。以学期为单位关注他们发展的趋势与动态,及时做出调整与把控,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三、规范学校常规管理
1.德育活动方面
学校积极开展学雷锋月活动、植树节活动、地球日、读书活动、入团仪式、“我们的节日”、禁毒活动、安全教育日活动、升降国旗、运动会、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劳动节、民法典宣传教育、综合实践研学之旅、艺术节活动、节水、节能低碳宣传教育活动、开学毕业典礼、军训及国防教育、中秋、十一双节同庆、九·一八纪念活动、芒种大雪节气活动、宪法日活动、国家公祭日活动。
2.学生评价之成长档案
(1)学校建立健全并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成长记录)。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性、指导性、激励性作用。
(2)学生人手一册成长档案,成长记录内容真实、评价方式科学、及时,档案项目比较齐全,部分班级档案材料中缺乏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及预防接种信息,针对此问题,责成体育教师及健康体检教师垃圾完善分管资料,配合班主主任完成资料的补充完善。
(3)优化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激发潜能、主动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系完备,科学论证,内容丰富多彩,评价效果好。
(4)关于控辍保学之送教及随班就读,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或直接负责人为副组长,班主任及其他教师为成员的控辍保学工作小组。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及周报告制度。建立控辍保学奖惩及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每日点名及请销假制度。落实疑似辍学失学劝返家访手续,留存音像文字等证明材料。对送教学生建立送教服务工作手册,送教次数足够,保证送教课时。送教记录文字及照片齐全。对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一生一案”,档案内容齐全。
3.满意度方面
(1)通过印发《致学生家长及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发至全体家长。通过跟家长亲切、细致的交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家长对我市各项工作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获得家长的广泛民意支持。
(2)认真梳理全校年度为民服务实事、教育惠民政策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以及学校近期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等事项,积极撰写美篇,通过在班级微信群、朋友圈积极推送,广泛宣传教育新形象和发展新成果。
(3)学校通过公布学校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门口设置意见箱以及教育大走访等各种形式,长期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群众关心、关注的个性化宣传和意见征集活动。
(4)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委会的方式开展面对面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理解学校,传递教育真谛,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成果的知晓率,形成全市上下共促教育群众满意度提升的良好局面。
4.五项管理方面
(1)课程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严格课间操跑操和做眼保健操及上活动课。调课必有调课单。不足是还要继续认真落实好音体美课程,不但开齐还要保证上课效率。
(2)严格落实学生到校、上课时间要与公示时间一致。
(3)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
四、紧盯教育教学工作
1.教研教学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指导学校教导处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活动的进行。校长重视学校教研,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听评课真实有效,学期听评课数量较多。
2.教育科研
(1)制度保障。根据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制定了年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并在其中有突出的教育科研内容。
(2)组织管理。学校教科研组织机构完备,成立教科室,配备教科室主任和两名专职研究人员。定期开展教育科研常规活动和专项活动。
(4)成果成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通过简篇、公众号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介。
3.家校共育工作
(1)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组织教师家访和建立社区(村)活动联系卡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村)的联系,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
(2)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定期召开“家校共育”会议,虚心听取家委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合力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3)定期召开家长会,精心准备家长培训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家长培训。
(4)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开展社区村活动,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集体、爱家庭、爱学校的观念,并从中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