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栖霞市西城希望小学2023-2024学年度教学总结

日期:2024-07-18     

字号:

本学期我校继续秉持“质量立校,荣誉兴校”的工作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工作方向,强化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研究与探索,强化学生习惯养成,将特色工作落实于日常工作之中,教务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教学质量提升,严格落实常规管理

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以“严”、“实”、“细”、“恒”、“活”、“新”为原则,加强制度建设,细化管理要求,严把质量关,在做好日常常规管理各项工作的同时,教务处继续加大对各项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1.抓计划总结,注重反思提升

本学期初根据我校发展情况修改制定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培优补差计划,学期末教务处和教师对学期计划开展情况进行工作总结。通过学校和个人的学期初计划,经过一个学期的落实,学期末将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总结,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层和教师个人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工作效率。    

2.抓集体备课,注重团结合作

每堂课做到“四备”:开学前预先备课,学期初集体备课前检查教师上交的电子教案是否有个人备课痕迹,杜绝把以往学年的电子教案拿过来直接上交的现象。检查后,让教师修改。学期初进行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强化知识要点的统一梳理和落实,使教师能够对所教学科教材做到能说清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课前精准备课,做到游刃有余。课后要进行反思,完善教学设计。学期中研讨备课,学期集体备课前将给各学科组长培训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统一集体备课流程,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活动及科研课题开展备课,以确保各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3.抓课堂优化,注重课堂实效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打造课堂教学特色。本年度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落实,我校领导分包学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随时听课,随堂评课,课后交流反馈的系列化听课方式。通过领导与教师面对面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意见交流,快速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评课后的句句真诚感言,仿佛看到了教师们一步步成长的足迹。   

 4.抓作业减负,注重双减落实

根据“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要求,从本年度开始把作业布置纳入了备课内容,要求在教案中体现出来。要求语数英教研组针对不同的年级特点统一形式及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务处安排专人负责对日作业、周作业、假期作业进行审批。遵从的原则是:求科学,避重复;求基础,重实践;求多样,显特色;求实效,创新颖。

5.抓教研组建设,注重捆绑评价

为了激发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考核制度力把教研组长对各年级教师的指导和提升实行了捆绑式评价,对于各年级各学科在县名次中提升较大的队教研组长进行加分,对于倒数五名的学科根据名次对教研组长进行不同程度减分,这一弹性制度大大激发了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 

6.抓好音、体、美、劳教学

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我校全面开设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教育,全面培养的时代新人。体育艺术劳动教育效果较好,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体育抽测中获得了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美术抽测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音乐教学获得了5项奖励。劳动教育取得了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7. 抓好教师公开课、优质课等业务教学工作

教师讲授好公开课、优质课、一师一优课等教学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授课能力帮助非常之大,本学期,我校努力提高教师讲课水平,取得了一定成绩,徐小琴老师在栖霞市电教优质课评选中获优质课,李红兰老师获栖霞市课件大赛一等奖。获得了好评。

8. 经常性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师生努力工作

通过经常性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努力学习的氛围,促进教师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本学期组织过学生书法大赛、学生英语口语大赛,数学口算大赛,哎国手抄报活动、每月进行优秀学生评比、每月优秀教师评比、演讲大赛、红色读书节、劳动节、运动会等活动。

二、加强作业习惯培养,深化学生养成教育

学校把作业习惯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抓手,通过三条途径具体培养:

1.课堂促习惯

培养学生“提笔即为练字时”的书写意识,挑选书写水平较高、指导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写字课教学,要求所有教师板书用规范的楷体字,保证写字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教务处查课时随机抽查教师使用规范字的情况。

2.活动促习惯

通过“我写我秀”“口算比赛”“国庆节书法比赛”“课前十分钟午写”“看谁画得像”等活动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升学生在书写、绘画、计算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3.考核促习惯

三至五年级期末数学演算纸随试卷一并上交,开学初进行演算纸的展示评比。利用每学期课堂考核、学生监测等时间,采取级部自查与学校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三姿”进行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学期教学成绩考核。

三、注重电化教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借着教体局组织的各种比武之机,对教师举行了校内大比武。从备课、磨课、试讲、录制、剪辑等环节,教务处做了精心安排,通过评委和教研组的共同努力,打造出了烟台市直播优质课、县级优质课、烟台市课程资源、栖霞市微课、烟台市优质课件等多节各种形式的好课,通过大比武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语文和数学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亟待提升

①语文和数学教研组需要对教师加强集体备课环节的要求和检查,对知识点梳理、统一进度、统一习题和作业等环节进行细化,开展有效合作,缩小同级部班级的差距,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②教务处要对两个教研组进行不定期抽查,对发现问题绝不姑息,尤其是对教材梳理和统一练习、统一作业环节要盯紧,责任到人,凸显实效性。

2.边缘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加大力度

①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身体、兴趣、习惯、贪玩等原因出现学习习惯养成不良,听讲专注力不够,不爱写作业等现象,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开展有效辅导,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后开展面对面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②教务处要对教师的辅导制定相关方案,对教师的辅导情况进行检查,对优秀教师进行表扬鼓励,采取辅导与学期考核挂钩,对班级优秀率进行考核等措施。

3.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尚待整体提升

①部分教师年龄较大,默守陈规,对现在流行的课件制作软件缺乏兴趣,疏于钻研,对信息技术应用做不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对于打造多维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大授课容量、提升课堂效率等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②教务处要采取相应措施,多宣传,频鼓励,通过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使用率,通过大比武、公开课等形式,为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机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