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幸福小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7-16     

字号:

基本情况:烟台市芝罘区幸福小学,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1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周每班不少于1课时,每周一主题,每学期组织2-3次分年级劳动技能比赛。劳动教育课通过家庭、学校、社区三个活动载体组织完成。通过劳动课堂知识教学、学科劳动教育渗透、学生自我服务、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校外劳动教育公益劳动等五种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

2.基地建立情况。学校内设置一处种植园,分年级种植不同植物。

    3.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树立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和以劳创新的综合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  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知能力,具有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2.通过劳动实践基地等劳动,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劳动教育课每周每班不少于1课时,每周一主题,每学期组织2-3次分年级劳动技能比赛。

2.组织形式

劳动教育课通过家庭、学校、社区三个活动载体组织完成。

活动方式及课程内容

    劳动教育主要活动方式:劳动课堂知识教学、学科劳动教育渗透、学生自我服务、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校外劳动教育公益劳动等五种形式。

4.劳动教育宣传周和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月

学校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立为劳动教育宣传周,每年11月份设为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月。劳动教育做到每周每年级一个主题,每学期每年级一次劳动比赛。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劳动教育分管领导:巩雪梅

各年级劳动学科领航教师:

一年级:王秀梅,二年级:孙佳炜,三年级:齐晓洲,

四年级:曹君慧,五年级:曲庆秀

依据各年级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实施劳动教育总体方案中的主题活动以及比赛。

2.加强课程管理

(1)丰富课程体系。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方案,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并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促进横向学科融合,纵向学段贯通。学校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和劳动月,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优化组合,集中体现课程教学成果。

(2)明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段和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感知劳动乐趣,注重培养劳动和劳动安全意识,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中高年级要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

(3)开展实践活动。坚持“落实、落细、落小、落寞”的实施原则,上好“四堂课”,即劳动教育必修课、学科劳动渗透课、校园文化劳动课、校外劳动实践课。深度控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将楼道、教室、绿化带等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合理分配到班级。充分利用实验室、种植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条件,组织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活动,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结合植树节等节日,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社团活动、班队会、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活动等。

    (4)拓展校外劳动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银行、敬老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开展志愿服务,利用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教育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

(5)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将劳动教育纳入家校协同育人内容,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明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要求,制定家庭日常劳动清单,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劳动,指导家长每年有针对性地教会孩子1至2项生活技能,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6)强化评价机制。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好劳动记录册。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记录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与成果,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6.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幸福小学2024“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方案

1、 指导思想: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的惟一途径。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决定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位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二、活动主题:弘扬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三、活动时间:2024年5月1日--2020年5月7日

四、活动内容

一二年级: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3.学会自己穿衣服;

4.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5.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

三四五年级:

1.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清理自己的"小天地"( 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

3.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4.制作一期“我劳动   我快乐”手抄报5.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


7.劳动清单。

8. 教学设计

我是小小观察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学习几种常见食品质量的鉴别常识和方法。

    材料准备:

    新鲜、次鲜、质差的猪肉一小块。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一些鉴别食品的方法。

    鉴别食品质量的.主要方法是:

    1、眼看2、手摸3、鼻闻

    4、切开观察

    二、出示各种质量好和质量差的肉让学生鉴

    1、请学生 选出代表到教坛来鉴别。2、请某一小组来鉴别。

    3.、要求讲出鉴别依据。

    三、 让学生交流鉴别食物质量的经验。。

    四、分组进行鉴 别鲜肉、次肉、质差肉的活

    五、总结

    板书设计:

    几种常见食品的质量鉴别方法:眼看

    手摸

    鼻闻

    切开观察.

    9. 成长档案。(建立完善学生劳动教育成长档案相关的佐证材料,可附照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