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双语实验学校小学部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7-12     

字号:

基本情况:烟台市双语实验学校,共有劳动教育教师38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0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至五年级每周课时。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偶尔安排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等。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课外根据劳动清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由于场地限制等条件,无专门建设场地。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5000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工具、材料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一至五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五、学校实施方案

我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秉承“生活即教育,劳动伴成长”的劳动教育理念,指导学生学习、劳动两不误。在孩子们的心田播种热爱劳动的种子,感受美好生活需要劳动创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性思考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将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从“自我服务”“班级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四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建立劳动教育的机制,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

)课程实施

1.落实劳动课程设置

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劳动课程,实行1+X课时制度,每周1课时,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学校加强日常督导,确保落实劳动实践时间。每学年开设一次劳动周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2.确定教育内容

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生注重基本劳动习惯养成,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培养健康行为习惯,感知劳动乐趣;中高年级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培养家务和校园劳动习惯,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劳动,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结合实际,开展一些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等相关内容和活动,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3.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1)自我服务。结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精细化管理,从班级实际物品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如: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劳动用具;主动维护黑板、课桌、讲台、教学设备;普及环境美化知识,绿化带剪枝、维护清理,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快乐成长。

2)班级劳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成立劳动小组,做好每天两次打扫环境区和教室卫生工作,班主任亲自到场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学生将平日学会的劳动技能运用到班级值日中,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3)设立“劳动周”。为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学校将传统节日所在周设立为“劳动周”。在劳动周,学校会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手工劳技等活动,从课程入手,让劳动成为生活,使同学们在劳动中掌握技术。在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的同时,也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感情。

4)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庭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一学期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个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

5)服务性劳动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绿化美化公益劳动。

(三)劳动教育评价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校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1.平时表现评价

  要在平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要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要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收集整理相关制品、作品等,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2.学段综合评价

  学期末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结合综合素质档案分析,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对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各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校在公众号进行展示宣传。各班评选出“劳动之星”报学校集体表彰。

六、劳动周方案

劳动实践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很有帮助。人的责任意识、他人意识、感恩意识、参与意识等都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来激发。劳动实践对拓展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合格公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低年级(1-2年级):

1.学会买菜、洗菜;

2.学会洗水果、煮水果茶

3.学会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

4.学会使用一种厨房小工具;

4.制作冬至手工作品;

5.帮助家长做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6.种一盆绿植;

7.学会系鞋带

8.画一幅关于春天的作品;

9.学会泡茶。

 

年级(3-5年级)

1.学会包饺子;

2.学会买菜、洗菜;

3.学会用废弃物制作手工;

4.学会制作书签;

5.帮助家长做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6.学会做道菜等;

7.学会制作风筝

8.学会整理房间;

9.学会制作“寻找春天”手工作品。

 

 

 

 

 

 

 

 

 

 

 

 

 

 

 

 

 

七、劳动清单

小学低年级(1-2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

2.每天自己洗脸、刷牙

3.自己洗脚

4.自己系鞋带、系红领巾

5.自己收纳文具、整理书包

6.用餐时帮家人拿取、摆放碗筷

7.每周洗一次袜子、红领巾等小件物品

8.每月为家人做一次果蔬拼盘或水果沙拉

(二)学校劳动

9.每天整理课桌和学习用品

10.每周一次使用简单工具参与班级卫生扫除

11.每周一次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12.每月整理一次班级图书角

(三)社会劳动

13.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14.参加一次职业体验或农忙劳作

 

小学低年级(3-5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

2.自己剪指甲

3.周末饭前饭后餐桌整理

4.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物1-2次

5.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6.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

7.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8.每月为家人做1—2次营养早餐

9.养一种植物,并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

10.每周清扫一次卫生

(二)学校劳动

11.每学期合作完成至少一次板报更新

12.每月参加一次校园志愿活动

13.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

(三)社会劳动

14.为周边场馆进行一次解说服务

15.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16.参加一次职业体验或农忙劳作

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初步感受自制食品的营养和健康,感受动手操作并获得成功体验的快乐,学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感恩父母家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鸡翅具有的营养价值,知道制作鸡翅需要的食材和工具,清楚制作的步骤和要点,能利用鸡翅、可乐等食材和工具,自己动手为父母、为家人制作一款美味的鸡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可乐鸡翅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热菜,营养好。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可乐鸡翅的烹饪方法,并制作这道菜。

2.学习需要的材料

鸡翅(中)、八角、姜片、料酒、葱段、可乐

3.看看想想

1鸡翅怎样切片比较好?

2火候该怎样把握?

4.学学做做

1在翅中的正反面分别斜刀剌几下。目的是更好的入味儿和去血沫

2)锅内坐水,处理好的翅中放入凉水锅内,并倒入适量料酒,大火烧开。

3煮沸后捞出翅中用温水冲洗掉上面粘附的血沫并沥干水分备用。

4油温6成热,丢进蒜片辣椒段和姜片爆香。倒入焯好的翅中翻炒至表面金黄。

5倒入可乐,没过翅中。并调入适量老抽

6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收汁。最后调入盐即可出锅

5.强调注意事项

1火炉周围温度较高,小心烫手。

2用菜刀时,要小心手。

6.展示

7.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回家后,做一盘香喷喷的可乐鸡翅,让爸爸妈妈品尝一下。

九、成长档案

(一)劳动实践作品

 

 

 

 

  

 

(二)新媒体宣传记录

 

 

 

 

 

 

 

 

 

 

       

十、成果展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