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哺乳期乳腺炎的处理和保健

日期:2024-05-23     

字号:

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许多新手妈妈的上路,缺乏有经验的哺乳和乳房护理的方法,在产后是否能正确处理乳腺炎是保证宝妈们能否顺利度过哺乳期的制胜法宝。WHO调查显示,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高达33%,其中74%-95%发生在产后12周内。实际上哺乳期乳腺炎可能发生在哺乳的任何阶段。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哺乳期乳腺炎的来龙去脉,以便能与它擦肩而过,帮助我们度过一个母慈子安的美好哺乳期。

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有两大方面,我们了解一下这些原因,尽量的避免发生。

乳汁的淤积

母乳是高蛋白高脂肪的液体,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发育。那乳汁淤积跟什么有关系呢?

1.婴儿含乳姿势不正确,吸吮不充分。许多妈妈不会正确的喂奶姿势,婴儿吸奶的时候只是把一小部分乳头含在嘴里面,并没有含住整个乳晕和乳头,导致吸吮不充分,有一部分乳汁始终没有彻底排出。才出生的小婴儿吸吮无力,吸吮量小,母亲没有及时处理残留奶水,也会导致奶水淤积。

2.乳头内陷,乳头皲裂,会导致奶水没有及时被排空。乳头内陷属于发育问题,在孕期就应该及时纠正,通过手法或是手术让内陷的乳头恢复正常生理形态,乳头皲裂会因为疼痛,妈妈拒绝哺乳,导致乳汁淤积。

3.哺乳期的乳房非常娇贵,任何外力的侵袭都会损伤乳腺管导致奶水排出不畅,乳汁淤积。 妈妈趴着睡觉,使得乳房受压,婴儿小脚丫无意识的踢打,大人无心的碰撞挤压,用力的按摩都会导致乳腺受伤后的乳汁淤积。

4.乳房还是一个情绪器官,母亲情绪的波动也会反映在乳房上,抑郁情绪会引发肝气郁积,有的会出现奶水变小,乳汁淤积。

细菌的侵入

1.乳头内陷乳汁排出不畅,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形成乳腺炎。

2.乳头皲裂也是细菌入侵的缺口,引发乳腺炎的诱因。

3.婴儿喂奶时间过长,喂奶前后乳头和口腔清理不够。高档速,长时间使用吸奶器也是细菌入侵的通路。

4.宝妈穿不合身,不透气过于紧的内衣也是诱因。

那如何能早期发现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的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红,肿,热,痛。

一是乳房表面皮肤的红,与正常乳房皮肤对比明显。

二是乳房和乳晕部位的肿,整个乳房异常的增大,有的可以看到皮肤的水肿和高起。

三是乳房局部皮温增高。用手触诊会明显感受到皮温升高。四是痛,整个乳房不敢碰触,轻轻的触诊就会有引发明显的痛苦拒绝被碰触。哺乳期出现以上情况要及时就医。新手妈妈们对乳腺炎有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认为乳腺炎不能喂奶,发烧不能喂奶,吃药不能喂奶。其实不论是乳汁淤积还是乳腺炎最首要的治疗就是有效的排出乳汁。而宝宝是最好的“吸奶器”,通过吸吮来有效的排出淤积乳汁效果最好。另外,千万注意,乳腺炎的时候不要暴力按摩乳房,有造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风险。

一般乳腺炎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处理可以避免手术的风险,而非手术治疗中,宝宝的吸吮是最佳治疗方法。

新生儿尽早吸吮妈妈乳房,是催乳的第一步,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身体接触尤为重要。喂奶次数越多,妈妈分泌乳汁越多,而且宝宝吸吮的力量较大,正好可以按摩乳腺。一些妈妈往往因为害怕疼痛,不愿让宝宝吸吮,而这必然造成甚至加重乳汁不足或排出不畅。所以加强与宝宝的亲密接触,保证哺乳次数才是最佳的催乳方式。

哺乳期乳腺炎是很常见的哺乳期疾病,特别是初产妇的发病率高,我们了解它的来源,样貌以及怎么规避,就可以安全的与它相知不相见了,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