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途径,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认真总结学校办学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制定莱阳市文昌中学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主动适应 21 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实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校优势,突出特色,全面提高,持续发展,继续深化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的各项改革,致力于把莱阳市文昌中学建成一所内部管理完善、办学实力雄厚、教育水平挤进全市初中前列、现代化水平高、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二、发展目标
(一)整体规划
未来,莱阳市文昌中学将依托科技优势,在德育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在教学上积极探索高效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我校各学科教学中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发展的空间和手段,加强艺术和体育特色教育,使我校成为一所特色鲜明,成绩突出,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市内知名品牌学校。
(二)师资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爱岗敬业、一专多能、善于合作、乐于学习、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
(三)教研教改
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之路,让科研真正为教学服务。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一)整体规划
1.建立和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符合本校教师学生特点的导学案体系,探索建立符合新的教学行为的教学常规,学习常规,落实新课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切实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完善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制度,以检查为主要手段,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各类教学常规的管理和检查,健全相关的量化考核评价制度。
3.以听课评课为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推门听课和课堂调研工作,发现教师教学特长,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加强校内优质课评比模式规范的研究。
4.加强中考研究,提升初四教学质量。加强第一轮和第二轮中考复习的有效性研究,着力构建高效复习的模式。加强对新中考的试题、中考动态、新课标和应试策略等的研究。
5.浓郁教研氛围,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强化课题研究的流程管理。
6.通过各种措施促进优秀学生进一步发展。注重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争取在同层次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7.加强体育、美育、劳技教学,全面细心策划学生的课余活动安排,办好每年一届的艺术节、体育节和读书节。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8.加快图书、阅览室的现代化管理,规范实验室的管理,重视平时的教学档案、学籍档案的归类管理。
(二)师资队伍
1.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树立依法治教、文明施教、精心执教和廉洁从教的良好师表形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 、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施名师工程和培青工程。
①名师工程:建立教师业务进修制度,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建立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参观优秀的学校,拜访一流的名师,学习一流的经验。通过制度建设和适当的政策倾斜,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②培青工程: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争当合格教师,三年争做优秀教师,六年成为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做好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活动,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三)教研教改
1.吸取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工作。
2.制定一套符合学校实际,便于实施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价制度,使考核评价能激励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
3.严格按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使师资教材设备充分适应地方性课程、劳技课、研究性学习和活动课程的要求。
4.加强教研处和教研组的建设,教研组要切实承担培养教师,培养精品学科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