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指示精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以体育人、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管理,促进体育教学工作
1.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并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
2.认真落实各项体育活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分级部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确保学生每天在校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规定在每天的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并列进课表纳入到课程管理。
二、师资配备
我校有专职体育教师4名,均达到本科学历。我校十分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每月定期教研,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
三、体育经费投入
全力保障体育经费投入,用于场地维护、器材添置、赛事活动经费等,体育教师服装费到位,新增乒乓球桌一台六千余元。
四、主要措施
1.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 体育活动” 落实基础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刚性要求,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将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得削减或者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2.落实“1+1+N”体育教学工程。根据我校师资、场地、规模、体育传统等方面的实际,制定好“1+1+N体育教学工程”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落实评价体系;实现项目与课程有机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大课间活动内容、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内容;落实“周三比赛日”制度,全面提升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保证“1+1+N”体育教学工程成为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
3.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实施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假期体育与健康教育整体设计的校内外一体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推进“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小学兴趣化。
4.强化健康教育。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教育的要求,执行《烟台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每学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安排6个课时教授健康教育,由体育教师负责授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健康行为进行考试、考查,重点在健康知识、方法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
5.推行大课间“体能天天练”制度。将大课间“体能天天练”作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平台,依据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安排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活动内容,保证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锻炼,要求达到中等及以上运动强度,关注运动兴趣、提高活动效率、注重锻炼效果。
6.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衔接,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巩固与提高,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发展体能,解决体质健康存在的薄弱方面。课外体育活动以兴趣爱好聚集和分类分层指导相结合,个性化发展与指向性提高相结合,通过运动队、社团等形式,有目的的提高技能、发展体能 。
7.全面实施假期(家庭)体育作业。在寒暑假放假前,对各个级部布置不同的假期体育与健康作业,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体能保持与发展、运动技能巩固与提升、健康教育掌握与应用的内容,重点关注学生的近视、龋齿、肥胖的预防与干预,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体育俱乐部进行个性化体育锻炼。布置家庭体育作业,鼓励家长参与、陪伴学生共同学习和锻炼,探索促进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形成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全年覆盖。
8.完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学校建立健全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举办综合性体育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运动会全校特色体育项目比赛,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年级体育竞赛;举办全体学生参加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运动会,达标情况列入对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考核。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竞赛,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覆盖全体学生 。
莱州市文峰路街道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学校名称 | 优秀率 | 良好率 | 及格率 | 不及格率 |
莱州市文峰路街道中心小学 | 5% | 53% | 37% | 5% |
四、组织实施
1.摸清底数,有序推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方案,明确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时间表。规范办学行为,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构建完善学校体育课程、竞赛和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健康促进工作的良性机制,扎实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
2.家校联动,精准干预。制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方案,保证运动时间,科学的制定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安排运动负荷。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归类建档家校联动,分层干预,逐人通过。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措施,一生一策,精准干预,与家长充分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家校配合,确保达标。对已经达标的学生,学校制定相应措施,达成优良率目标。
3.强化督导,加强宣传。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宣传,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学校、家庭,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助力推进学生健康促进工作。
五.学校体育工作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不够细,有待不断提高,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匮乏,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不完善,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发挥团队、拼搏、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