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后勤管理制度
一、后勤工作是以改进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
二、财务后勤管理人员要管护好学校的固定资产和一切公物,并有管理措施。
三、加强对学校公用经费的管理与监督,经费的收支必须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不得乱收乱支。
四、严格财经纪律与审批制度,对于二百元以上的开支,须经会议通过。
五、本单位人员需借款者,须经校长审批签字后方可支借,严禁贪污挪用公款。
六、民主理财,财务人员应做到账目日清月结,每学期未组织全体教师对本学期财务收支进行清理、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七、加强对财力工作的领导,深入实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校产公物管护制度
一、学校校产:指除教师与学生私有物品外都属校产考核制度内进行考核。
二、财产管理人员对学校各室及教职工私用的所有家具、办公用品要准确填写到财产登记卡上,经手人签字后,一联交使用人保管,一联交财产管理人员保存,教职工工作调动或调换宿舍时要及时查对归还销帐。
三、建立各班公物配备及使用情况登记手册,登记册上必须有班主任签字,开学初一次性修好配齐,放假时检查验收,财产管理人员和使用班级应经常检查维修,发现损坏及时追究赔偿,交款后方能予以维修。
四、分管人员对分管公物负总责,假期中看校人员对学校我公物负总责。使用人员谁使用谁负责检查登记管护发现问题应急时上报,限期整理修补。
五、各室、各处管理人员应爱护电器和办公用品,经常保持办公室用具清洁卫生。
六、将所有公物名称器械设施进行登记,列有总物清单,写清名称价值做到主要负责人心中有数。
七、成立校产考核小组定期检查负责登记考察情况,并给管护人员打分实行量化考核学期末或年终给予奖励或处罚。
八、全校师生都自觉节约,避免损失浪费,确保每项公物发 挥应有的效应。
九、公物使用限期归还,每样物品都规定使用期限。
十、学校公共物品不得随意外借,造成丢失损坏的由当事人照价赔偿。
十一、学校所购公物价值清单应由购买人员负责交财务处一份,报公物考核组一份,并且限定保证使用期限如在使用期限内出了重大问题由购买人员负责修理赔偿。
十二、在校师生借学校有关物品认借条,有关公物管理应有借还登记表。借领者若有丢失或损坏按原价赔偿,没有登记而丢失者由管理人员赔偿。
十三、不能使用的公物报公物考核组鉴定后报废,并由考核组依实际情况制定购买物品相关方案。
十四、校产公物由考核组先检查登记报损期,如确属自然损坏,不是人为损坏不追究责任。
教学设备及办公用品采购管理制度
一、经费的审批报销
学校的一切经费支出,由校长把关,总务主任负责实施,全体师生员工应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支持财会人员履行职
责。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经费开支中的重大问题。
(一)学校实行“一支笔”审批财务开支的制度,凡学校的一切经费支出都由校长签字予以报销。购置贵重物品价1000元以上须经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二)学校同意购买的教学用品、办公用品、卫生用品、实验仪器及药品的报销,原则上应持有国家统一政工发票,由购物人,财物保管员验收人签字,总务主任签字,校长审批签字,及时报销。手续不齐全者出纳和会计应予以拒报,否则,当事人和财会以作差错事故处理。
(三)财会人员发现在经费使用中,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或违反财务纪律的,应履行职责,向主任和校长汇报,及时处理,否则,作失职论处。
二、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公物采购、审批、管理做到计划购臵,妥善保管,合理使用,责任明确,据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加强学校财产管理,是保证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本着勤俭办学的原则,全体师生员工必须人人爱惜学校财物,人人参与财物管理,上下一心,形成共识,切实加强财物的常规管理。
(一)学校财产、物资的管理和使用,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的原则,实行管理人
员责任制。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按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负责人和使用管理人员双重责任制。根据校产分布情况,按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落实到处、室、班、组、人,谁用谁管,有奖有罚。
(三)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符合审批、采购、验收、报销手续,经会计和财物管理员按发票登记后,方可使用。
(四)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帐、册制度,做到账册记录齐全、帐物相符,物价一致。
(五)总务处每学期对校产全面清查一次。(学期结束前)
(六)各科室校长清册一式三份,总务处和有关处室财务管理员各执一张贴在本办公室内,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卫生用品、电器等分别采用包干使用的方法,办公物品的使用情况,作为评比先进办公室的一项指标,办公室内公物的遗失或损坏,各科室负责人应予及时查处。
(七)固定资产的减少,包括调出及报废、报损、丢失、变价等都必须经过部门负责人、校产管理员的鉴定,填报“审报单”报校长室审批,总务处备案。
(八)班级课桌凳,卫生用具,教学用品,电器,设备等公物由班主任落实到人保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