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福山区高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日期:2024-05-17     

字号:

福山区高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为规范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有效地搞好教育活动,特制定以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一、课程设置

1、学校应严格课程管理,务必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学校课程。学校有义务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有责任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逐步普及研究性学习,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教育课,抓好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要重点培训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建设。三至五年级都要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每周1课时,要注重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每人都要会使用电脑。电子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做到各学科与计算机课程的有机整合。

     3、认真落实好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注重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真正做到课时、教师和教材的三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体现民族、地区特色,通俗易懂,健康向上,同时还要上好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课,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确保饮食安全,预防流行性疾病和重大传染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做到身心健康。

     4、加强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认真落实学生在校时间,科学合理设置各科作业,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生在校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三至五年级控制在1小时之内。任何人不得强行要求学生购买任何课外书籍及作业。上课禁止拖堂,严格禁止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和举办任何形式的文化课补习班。禁止动员学生参加由本校教师自己进行的家庭有偿补课。

     5、切实转变观念对所有课程一律按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对待学困生,查漏补缺,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实现家校配合,严禁学期多次考试和成绩排名,不得只以成绩评价学生,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扬长补短,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良好成长平台。  

6、加强课外阅读和普通话推广工作。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按读书活动方案抓好师生的课外阅读。要求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学生全部使用普通话会话,提高普通话使用率和准确度,每一位教师都要过好普通话关。

7、双休及法定节假日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上课,违者将全校通报批评,并取消评优资格。

8、保证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二、学校课程

1、学校在制定《学校课程开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独立或与校外有关机构或人员合作开发学校课程。

2、学校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学校对教师要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将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课程的开发一般应遵循非教材化的原则。

三、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得用其它课程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时安排上可贯彻固定安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2、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要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

3、要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校内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等,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课堂教学

1、学校领导和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学生、学生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校长与中层人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随堂听课,以真实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常规落实的情况。要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教师应给予鼓励与支持,对教改效果显著,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2、同年级同学科要坚持集体备课,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切磋教学方法,探讨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

3、应结合教学研究课题,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课、示范观摩课,并形成制度。要组织好评课活动,做好记录并存入教学档案,以便学年考核用。要重视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经验。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两周定时活动一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讨论新课程标准,说课做课评课,教学经验交流等等。杜绝走过场、熬时间,要落实到实处。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工作,反馈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领导改进工作。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务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和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务处要整理编辑论文集交流或推荐到报刊、出版社发表。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4、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发挥名师骨干的作用,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老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每学年每位教师做一次汇报课,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组织一次观摩课。力争每学年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五、作业和辅导

1、应制定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规定作业的基本格式,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应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建立、健全对课内外作业量控制的方法,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总量,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3、应经常了解各科作业批改和反馈情况,对不负责的教师加以督促改进。应提倡在作业批改方面作改革和创新,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批改作业。实行分层作业设计改革试验的教师应将方案报教学管理部门批准备案,期末写出试验效果报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