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5-16     

字号:

2023年是攻坚克难、充满挑战的一年,我校时刻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担当”作为自觉,把“执行”作为铁律,统筹安排,真抓实干。

一年来,学校注重教师发展。通过多元化培训,两位老师被推选为烟台市教坛新秀培养人选,四位老师分别被推选为莱州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及教坛新秀培养人选;一体化办学质量渐显成效。两位老师获烟台市一师一优课,近二十位老师荣获教学大比武优质课。一位老师制作的科学教具获烟台市优秀自制教具成果奖;烟台市级及省级课题共计十余项均已结题;学生发展呈现新活力。在山青之星、书香寒暑假征文比赛中,三十余名学生获得省一、二等奖。在市首届辩论赛比赛中,作为唯一一所乡镇学校进入决赛。艺体工作全面开花:莱州市阳光运动会踢毽总分第一名,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二名,男子篮球赛第三名、市长杯女足冠军,代表莱州参加烟台市长杯获小学女子组第六名。十余件陶艺泥塑料作品在烟台市非遗大赛中获一二等奖。在全体师生的奋楫努力下,我校荣获莱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艺术展演先进单位、规范书写大赛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2024年土山小学工作打算。

一、以“守初心”绘就阳光品牌“新画卷”       

一是分层酝酿,不忘初心。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为原则,充分发挥民主的重要作用,由学校领导班子起草、教师参与,分层酝酿我校未来五年规划;以“党建引领-阳光教育”党建品牌为依托,努力打造管理科学化,教师专业化,学校特色化,学生个性化的特色学校,践行阳光教育的初心。

二是分权而治,挖掘信心。结合编办《关于调整规范中小学校内设机构及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的批复》文件,努力将中层干部和有潜力的教师推向学校管理的“舞台”,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于各部门主抓的工作或开展的各项常规活动,由职能部门全权负责,让干部和教师们超越自我,能够从更高视角审视学校发展,参与规划发展蓝图,树立宏观管理学校的信心。

三是分工协作,强化恒心。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不仅对中层干部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下学期开始还要综合教师所学专业、能力水平、任教学科等情况,对一线教师的工作也要进行科学的分工,明确“一岗双责”,强化教师责任意识的恒心。

二、以“务实心”构建阳光队伍“新格局”

一是“柔性+底线”凝心。如何为管理松绑,为教师减负?大调整不现实,微变革可有作为。我校将以“柔性+底线”管理为切口,坚持上课、集备、会议、升旗四个环节的“考勤底线”,通过弹性打卡、变革会议、优化备课、理性留痕等“柔性管理”,努力营造相对宽松的小环境,确保教职工在“内卷”中既不选择“躺平”,又不至于“压抑”。

二是“培训+评价”用心。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推动信息技术2.0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鼓励教师参与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和专业业务水平,以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根据教育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努力将优质资源向班主任、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一线教师倾斜。

三是“专业+成长”强心。

我校将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坚持常规的教师培养系统工程。积极开展教师现状评估和专业发展规划工作,帮助教师清晰认识自我现状,指导教师完成专业及职业发展规划;针对“青年教师、中年教师、骨干教师”采取分层推进的管理模式。学校将对青年教师主要采取“集体研修”的活动模式,帮助青年教师汲取集体智慧、迅速成长。对中年教师主要采取“任务驱动”和“专家引领”的模式,帮助中年教师克服“高原期”的为难情绪,突破发展瓶颈。对骨干教师主要采取“名师工作室”的形式,让骨干教师时刻对照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规划做总结和反思,使他们的目标更远、更高,加快其成长的步伐。

三、以“进取心”谱写阳光校园“新篇章”

一是齐心“擦亮”红色德育品牌。将红色德育文化运用于学校教育,既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统一,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我校将继续依托红色文化优势,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传统发扬好,“擦亮”红色德育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红色精神好少年,做优莱州教育质量名片。

二是全心“加快”课程改革步伐。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围绕“党建引领 阳光教育”这个品牌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努力探索新劳动教育五维发展体系,持续优化改进课程实施规划,加快课程改革步伐,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阳关团队,开设阳光课程、培育阳光少年。

三是 精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将继续落实“双减”政策,“减负”不减质,从教学常规入手,向常态要质量,向规范要质量,开展丰富的教学展示活动,从教学细微处着手提升常规质量;借助校级“微课题”研究,为教师拓展多方资源,搭建多种平台,引领教师以教学中的常规问题为导向,在“实践问题—课题研究—成果生成—实践改进”的研究链条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优质发展。

四是倾心“打造”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将抓住“体育+艺术”的新契机,打造我校特色发展“双引擎”。以“内训+外学”相结合,创新体育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校外资源,搭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合培养的“立交桥”,争取探索出一条“特色+优质”的品牌路,让体艺特色之花多处绽放, 为学生赋能精彩人生。

五是诚心“守好”教育阵地底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聚焦安全教育、应急演练、排查整治、疾病预防、饮食卫生、网络安全、信访稳定等关键问题,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实行细节化管理,注重实时效果,全面提高师生的安全和底线意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024.1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