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文峰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管理职责
一、级部主任
级部主任负责本级部的教育教学工作,抓教师教学规范,抓学生行为规范,保证本级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组织教师相互听评课,每周达到2次,五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评课交流。
2、推门听评课次数每周2节并评课,每学期不少于40节,每个学科不少于5节。
3、参与教学常规各方面检查,有记录与反馈意见,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4、召开级部、学科、班级教情学情分析会,对教与学存在问题有切实可行的跟进措施。
5、召开学生表扬大会、待优生学生会、尖子学生会、学困生学生会,配合好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对学生的发展起引导和正面影响作用。
6、组织好本级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及时了解学习记录情况,做好检查督导。
7、抓好后进生辅导工作,有辅导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方式、内容、效果等。
8、抓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活动计划、辅导人,做好辅导记录。
9、组织好本级部各学科组的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跟踪参与,适时指导,写好活动记录,督促教研工作做在平时。
10、利用教学评价方案,强化班级整体和学科团体的捆绑评价,强调师师协作、师生合作、集体创优,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突出“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教学管理要求,以班主任和学科组长为抓手,积极规范教师和研究学生,科学分解教育指标,因材施教,使教有所向、学有所得、绩有提高。
13、坚持领导包级、级部主任靠组、班主任蹲班制度,实行质量包干,落实责任。
二、教研组长
学校教研组长直接领导各级部备课组长,负责全校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负责全校业务信息的上传下达。
1、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期备课活动(2次)、单元集体备课活动(6次)、同课研究活动(6次)教师听评课(周1次)、组织公开课(2次)、召开专题研讨会(1次)。制定教研计划,定期组织各类教研活动,留好教研记录,写好教研总结,做好矫正反馈。
2、教研组每学期活动次数6次。
3、积极参与教学常规有关检查,写好反馈意见,给级部、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
4、组织做好学科试题研究,明确分工职责,收集中考会考信息,使各种检测考试目标明确,方向准,效果好。
三、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是本级部学科教师的业务领导,负责本学科的教学活动安排,抓好教师课时教学的备课设计,统筹安排学生家庭作业设计,做好阶段教学质量分析。
1、制订单元备课活动计划,合理安排单元考试和阶段考试计划,考试次数适当。
2、组织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有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记录中应有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确立及突破、课时安排、教学模式(方法)、选用教学手段、习题处理、单元检测、个性交流与实践创新等环节。每学期集体备课活动6次,同课研究活动6次。
3、积极参与教学常规有关检查,写好反馈意见,给学科组、级部提出合理化建议。
4、单元检测要有成绩记录和质量分析,期中后、期末前要形成书面质量分析材料,找准问题及产生原因,制定补救措施,落实好试卷讲评课教案,试卷讲评后收齐存档。
5、针对三类学生设计好活页分层作业,体现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的有机统一,是学生作业灵活高效,学有所成。
四、班主任
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抓学生规范管理,促进学生提高成绩,形成“课堂严谨而放松、课间放松而严谨”的班级管理氛围。
1、班主任有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制定纪律严明的班级规章,培养公正无私的班干部,调动所辖教师和所属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2、坚持长期靠班制度,以身作责,教以方法,创设奋发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建立班级学习督导制度,发挥学习小组作用,合理搭配学生,体现组合学习优势。
4、协调班级各科教学关系,关注偏科学生,做好师生个别辅导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做好班级教学成绩半月评价、月考评价和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与任课教师共同开好班教导会。
6、抓好班级三类学生管理,重点是培养待优学生,在实现待优生“量”增长的基础上,再实现优生和尖子生“质”的飞跃。
7、开好家长接待会,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互通信息,因材分类施教,形成教育教学合力。
五、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负责本班级的学科教学工作。潜心研究,用心备课,高效上课,精心批改,诚心反思,调整改进等环节是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
1、制定个人教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缺一不可。
2、备课时选用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标理念,课时教学计划要符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有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教案右侧可写教学反思或创新思路,授课结束先做教案修改再做教后反思。
3、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做到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正确使用普通话;课堂教学时板书简明扼要,脉络清楚,设计合理,工整规范。教态亲切自然,仪表端庄大方。
4、强化目标教学意识,加强“导学互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将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重视边缘生的教学,促进他们的转化。
5、作业布置与批改符合常规要求,坚持“全批全改、分批全改、全批点改”的辅导原则。落实好“家庭分类作业”的布置。作业讲评要有教案,讲评方式灵活多样,检查时抽取学生作业和教师批改手册和成绩册。
6、严格单元测试,需有成绩记录和质量分析,设计好试卷讲评课教案(6次)。
7、教师相互间听课每周达到2节,有明确的听课时间及课节,听课记录详细且有评析。
8、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班级各项教学工作活动。
9、完成教育理论和校本学习笔记。
教学服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