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卫生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为了美化校园、净化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健康开展,特制定此评比细则:
一、卫生检查标准
(一)教室卫生
1.室内空气清新,桌椅整齐清洁,桌面书籍摆放整齐。
2.讲台桌面洁净,无灰尘,无污迹,物品摆放有序;黑板不乱画乱涂。
3.室内灯具干净,墙围无灰尘,公物管理得当,器物摆放整齐。
4.门窗玻璃明亮洁净,门框.窗台干净。
5.天花板.墙壁洁净,无灰网、灰尘、污迹、污印,不随意乱贴乱画。
6.地面清洁,无灰尘、杂物、痰迹、污迹。
7.卫生洁具摆放整齐,垃圾、废水及时清倒。
(二)清洁区卫生
1.地面清洁,无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学楼区域应拖地。
2.花坛、树坑内无杂草杂物。
(三)公厕卫生
1.厕所内六面保持洁净(即地面、四壁、顶棚),具体要求:
地面:无积水、痰迹、烟头等杂物。
墙面:无污迹,乱贴乱画、小广告等。
顶棚:无污迹、蛛网、无顶板破损、脱落等现象。
2.小便排水顺畅,无积存尿液、尿垢、烟头等杂物。
3.无积存粪便。
二、卫生检查评比细则
(一)教室卫生(10分)
1.地面上有铅笔屑.碎纸片、粉笔头、污迹等,扣2分。
2.课桌椅摆放明显不整齐,课桌抽屉内有杂物,扣1分。
3.卫生洁具摆放不整齐,卫生角整理不干净,扣1分。
4.讲台上物品摆放杂乱、有灰尘,扣1分。
5.墙壁.门窗有蜘蛛网、明显污迹,扣1分。
6.走廊有污迹、灰尘,扣1分。
7.走廊的消防栓,宣传挂图有灰尘,扣1分。
8.未拖地,扣2分。
(二)清洁区卫生(10分)
1.清洁区内凡有杂物,如石子、污迹、果皮纸屑等,扣2分。
2.打扫完后,卫生工具还留在清洁区,扣1分。
3.垃圾没清理完,扣1分。
4.全天未对清洁区进行保洁维护,及时捡拾废弃物,扣4分。
5.教学楼内清洁区未拖地,扣2分;教学楼外清洁区花坛有杂物,扣2分。
三、清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1.每学期以班为单位,学校配发必要的劳动清洁工具。
2.坚持对各教室.清洁区每天一小扫,每周星期三大扫除制度(厕所每天冲洗一次)。
3.逢大扫除时各班主任要周密安排,现场指挥,保证打扫质量。
4.全体师生要树立爱校如家观念,时刻关注本班清洁区.教室卫生状况,坚持随脏随扫,时刻保证学校清洁卫生。
5.配合学校做好除“四害”工作。
四、清洁卫生管理检查制度
1.每天卫生检查由政教处负责检查、记录。
2.每周大扫除,由学校领导协同政教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记录在册。
3.每月学校将卫生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纳入班级考核。
4.不按学校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或对学校的安排拒不执行的班级不得评为“文明班级”。
5.卫生考核被评为第一的班级全校通报表扬,并授予“卫生流动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