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滨海校区)2023-2024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4-04-18     

字号:

青春展风采,匠心谱芳华

——莱山实验中学滨海校区青年教师展示

竹有千节,起于幼笋;沧海吞吐,积于小流。为深入落实核心素养,推进“新课标”理念落地,探索“以核心素养为本”大单元教学设计,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我校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交流学习、相互提高的平台,莱山实验中学滨海校区举办了“青春展风采,匠心谱芳华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

语文组孙振豪老师的讲课主题是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她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塑造高效课堂;王仁和老师的讲课主题是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以不同方式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中去,做到与作者共情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探究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数学组邢伟老师执教的《正方的表面展开图》,用手工制作引入新课,设计两个动手操作环节,整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生成周晓琳老师执教《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孙萌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刘晓宇老师执教的《实数》一节课,整节课层次清晰,娓娓道来。

英语组包春晓老师讲授的是语音展示课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充分运用旧知带新知丁光耀老师讲授的是八上第五单元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A第一课时》,引入了多种教学手段;吕宝清老师讲授的是Unit 5 Section B的阅读部分,整堂课堂富于趣味,结构紧凑;王汉玉老师主讲的是英语阅读课,课程是《A Weekend to Remember》,导入环节新颖有趣,充分吸引学生;吴智文老师的讲课主题是《The Winning Team》,运用了梅西的视频来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生物组张泓鑫老师讲课的主题是《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本节课设计富有创意,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例子,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呼吸的生活行为模型制作和体验环节丰富多样,有效解决了课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参与度高,教学逻辑新颖,创新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地理组叶文菲老师执教《海陆的变迁》一课,她将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展开教学,由浅入深。“沧海桑田”通过真实的证据资料,拉学生与“海陆变迁”的距离,帮助学生识别、理解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学说”通过学生使用学具,主动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真实性,总结学说提出的必经阶段;“板块构造学说”通过六大板块示意图识记六大板块,直观认识板块运动产生的地表现象,最后深化课堂主题。本节课堂的问题层层递进,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将抽象、晦涩的地理学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政治组孙佩欣老师执教《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课,教学设计以习主席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导入,以时间线构建“国之所需,民之所向”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两大板块,本堂课教学设计完整,以习主席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整堂课问题设置层层递进,通过创设体验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效果显著,让课堂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历史组丛岩老师讲授复习课《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丛老师将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单元主题分为“早期国家:夏商周的更替”和“社会变革: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讲述”两大方面。经过整合,使单元内容更有条理,教学目标更清晰。授课过程十分紧凑,讲练结合,学生紧跟老师的思维,是一节高效率的复习课。

历史组郝崇晗老师带来的是第三、四两个单元的复习,课堂容量大,复习内容详细。针对两个单元的不同特点,郝老师通过板书思维导图和多媒体展示两种方式理清单元知识脉络,讲明重点知识和常错考点,结合小卷背诵重点大题,力争基础知识当堂背诵,重难点问题当堂解决。整堂课复习效率较高,学生配合程度较高,学生能够掌握大部分知识点,并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安排。

化学组林奕超讲授《探秘水世界》一单元的复习课,第一站通过运动的水分子让学生能用微观解释宏观现象,构建微粒观;第二站通过进一步思考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第三站通过联想水的电解,了解太阳能制氢对海水资源利用的方法。本节课将与水有关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建构完整、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形成爱护水资源的环境意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气氛活跃。

物理组晓岩根据阶段检测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结合试卷总结《光现象》一章的知识体系以及考点;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得失分情况,并予以改正。讲授时,针对学生错误比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张老师运用自编提纲,再一次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几个核心内容的知识框架、物理模型、解题关键等方面带着学生一起梳理。最后的课堂小结完成了《光现象》的知识框架、方法归纳,达到巩固、强化、提升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在评议中交流,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灵感和方向。芳华待灼,砥砺深耕。我们的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检验,都是积硅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行,智见教研,点亮未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