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第七小学 2023-2024 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时间:2024年 3 月2 8 日
参加人员:莱山区第七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刘小丫(班主任请假,协助看班)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莱山区第七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
中心发言人:袁林活动流程
一:观摩李晓旭老师教师讲课
李老师以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开篇,迅速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通过让孩子们用“第一次变了……第二次变了……第三次变了……”描述魔术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们感受到3个2的存在,那么求“一共变了多少朵花?”就是把3个2想加。三言两语间便把本节课的重点轻易攻破。学生的回答也是积极准确,注意力集中,李老师真正做到了以引导者的身份去传递知识。
李老师将魔术的主题一直贯穿在整堂课中,让孩子们兴致不减。从变花到用灯笼装饰舞台,再到变小鱼,孩子们在“说加法算式”和“观察算式”中逐步巩固住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求几个相同的数想加就是求几个几想加是多少。“请同学们化身魔法师,将手中的小棒变成四个相同的三角形吧!最后算一算你的魔术中用了多少根小棒。”李老师生动的过渡语成功将孩子们引入探索的天地。瞧,孩子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摆动着小棒,一边摆一边思考,完成后将小手高高的举起。
整堂课,老师和孩子们都沉浸在这场数学魔术中。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但是注意力一直在线,李老师亲切的课堂用语和各项趣味活动让数学充满了奇妙的色彩。
二:评课及经验交流
姜哲哲老师点评:李老师整节课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师生互动有序,效果很好。如果可以把几个连加的算式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观察,学生会更容易看出加数相同的特点,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体会的更加深入。金老师讲课充满激情,对孩子的引导及时巧妙,尊重孩子的发展。在对比算式中自然体会到乘法的简便,孩子们印象深刻,拍手歌的设计也是带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玩中学。
王淑杰老师点评:李晓旭老师通过看魔术、说算式、摆小棒、列算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感官协同下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形成了大量的表象,很好的贴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下一节学习乘法做了铺垫。不仅如此,李老师的课堂过渡语充满了艺术,比如“”每个环节进行前李老师这种优美的语言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了德育渗透。
三:活动总结
袁主任点评:李老师通过创设“变魔术”的场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探索知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李老师面对学生非常规思考问题的时候,处理方式的老道和智慧值得学习。
最后,袁主任给我们所有的老师提了两条建议,在今后的备课和讲课中,要认真做到两点——一是重点问题不能含糊;二是学生现状要清楚。重点的知识不可以一带而过,要反复琢磨,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摸清,备课内容不要过于深入。
四:活动成果
经过教研活动,老师们从听课到评课,从思考到分享,从研讨到收获,这入心的交流和探讨让老师们都收获了成长,确定了改进方向,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