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流行潜在很多危险因素,容易导致传染病在师生员工中传播、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认识到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刘建华 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副组长: 盖永福 具体分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组 员: 齐海灵 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各班班主任 具体负责对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学生晨午检。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1.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发烧、腹泻等症状的,立即到指定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
2.晨午检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由学校派专车送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3.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论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登记追踪工作。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医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进行终末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9、本校教职员工或学生如发现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教育和体育局、并派专车送指定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五、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中,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