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教导处制定了详细的检查备课方案,放假前已经发下去了,各组利用假期结合自己学科特点进行修改,开学之后开始使用。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的督促、检查制度,规范导学案编写。
二、加强备课组建设
细化备课组的评比方案,完善备课组评比制度。强化“没有团队的优秀,就没有优秀的个人”这一团结协作思想,提升集体备课质量,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科组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备课组管理水平。
三、完善校本研修
1.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
老师利用假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开学后进行一次好书推荐活动。评比结果记入动态工作考核。
2.上一次主题示范课。
本学期在上学期主题教研的基础下,围绕高效课堂教学形态,结合年级、学科特点进行一次集中研讨,努力研究构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扎实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开学第三周推荐一名老师上一节主题示范课。教研组全体教师观摩听课教研,进一步推动主题教研开展。
3.观摩一节名师优质课。
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各教研组组织观看教学实录或教学视频,并就提高如何课堂效率进行讨论研究,收集上交过程性资料。
4.进行一次课堂达标诊断。
利用期中考试的契机,全体教师进行一次达标诊断。分析考试方向,分析教学方法改进。
5.组织一次订单式专家讲座。
主动联系烟台市开发区第一实验中学,组织一次订单式专家讲座。
6.开展一次“生长课堂”的同课异构活动。
主题示范课结束之后,大约第六周,开展一次生长课堂同课异构活动。所有任课教师都积极参加讲课、听课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认真评价,积极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全体教师快速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7.开展一次学科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专题讲座。
第四周开展一次学科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
8.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附青年教师配档表。
四、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1.加大小组合作培养力度。
新学期将继续规范小组合作,加大学生的小组合作表彰力度,以一学期为节点,优胜小组的学生可以奖励学生一次免费的午餐,以一个月为节点,优胜小组的学生可以奖励一个鸡腿。
2.加大“小先生”讲题培养力度。
有序推进“小先生”培养,开学之初开展一次“小先生”评比活动,具体方案有数学组出台,要把学生平时上讲台讲题的次数和学生发讲题视频的次数加起来,再结合学生的讲题水平,评出优秀“小先生”。
五、强化质量监控,注重课堂实效。
规范小测和周测。开学之后每个学科要有规范的小测和周测,教导处将不定时进行发小测周测通报情况。
六、以赛促学
期中考试前后各举行一次单词听写大赛,一次硬笔书法比赛,一次周数学计算题大赛,一次片段描写大赛,优胜学生获奖名单在宣传栏张贴,给获奖家长发贺信,可以是纸质的,可以是电子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加大会考学科和中考学科的关注力度
加大对实验技能,微机史地生会考学科的关注力度,汲取去年的经验教训,确保会考学科不能比去年后腿,更要加大初四中考学科的关注力度,尤其是初四体育,确保初四中考全区前800和中考上线率不能掉出学区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