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招远市张星镇张星学校2023-2024学年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三)

日期:2024-03-15     

字号:

时间:2024年3月14日

参加人员:栾文霞 王仁香 刘伟妮 丁元新 马雪心 兰恒尧 赵景生 吕绍荣 孙琳 付胜丹 孙晓晓 张亚惠 杨明 王雪梅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信息技术2.0下,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中心发言人:刘伟妮

一、活动讨论

1.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二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三是以生活为基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四是以情境为载体,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五是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六是以活动为平台,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2.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问题探究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道德和法治的实践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法治意识。

4.注重实践性和活动性,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模拟法庭、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的力量,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5.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同时,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图片2

二、活动总结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该课程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评价等方式,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效课堂。因此,张星学校小学道法组教师进行了“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活动。

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聚焦核心素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它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涵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法治意识、公民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等。

其次,教学内容上,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社会热点和真实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分析讨论中深化理解。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等措施,构建了高效的课堂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我们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其次,我们意识到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后,我们也意识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

同时,我们也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反思。比如,在活动设计上,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