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是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的迫切意愿,也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以“防患于未然”的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机制和制度,确保全天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二、校园反恐防暴应急预案范围
恐怖分子突发性闯入校园,对师生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外来暴徒突发性挟持人质;故意纵火,引起火灾,危及师生安全等。
三、基本预案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摸清学校基本情况,科学评估学校所面临的事故危险,建立学校应急组织,健全和完善学校师生安全培训和演练制度,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
组 长:纪艳艳(校长)
副组长:姜勋仟(副校长)
组 员:
李永作(总务处)
王 慧(政教处)
周美玉(教务处)
张航(学校卫生保健员)
姜斌(安全办)
刘锐(心理咨询)
张芹(一年级级部主任)
贾惠新(二年级级部主任)
邓伟燕(三年级级部主任)
王绍伟(四年级级部主任)
李铃(五年级级部主任)
(一)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当遇到校园突发性事件、及时组织、指挥各应急小组迅速进入各自工作位置、进入救援工作,严控事故范围及损失,尽可能把事故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
2、确定救援方案及步骤
3、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4、跟进救援工作和善后工作。
(二)排查救护组职责(纪艳艳、王蓓蓓)
1、校园突发性事件发生前,排查校园外的安全隐患及特殊人群,学生在校期间禁止校外人员进入,如预感不测,立刻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协助。
2、突发事件发生中,迅速带领相关人员与相应部门取得联系,根据事态局势及部门指示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具体操作如下:
(1)晚上值班人员次日早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进校。7点半与当天导护教师交接后,由当天导护教师在校外巡视,直到8点钟。
(2)学生在校期间,若有外来人员入校,传达联系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登记入门(备档),待相关人员面见落实后,再决定其是否可以入校。
(3)学生放学时,当天值班领导和教师先视察校外情况,确定一切正常后,路队开始出门,一直导护到学生走完。
(4)当遇突发事件正在进行时,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联络,汇报事态的发展、请示下步救援工作的进行。
(三)疏散引导组职责(王慧,姜斌)
1、校园发生突发性事故后,按应急领导小组安排迅速将相应师生疏散至指定地点,或就地稳定师生情绪。
2、维护救援秩序,制止相关人员进入警戒圈内。
(四)后勤保障组职责(李永作,王春晓,姜泽心)
(1)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警戒线,使犯罪分子无法靠近学生,防止事态扩大。
(2)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维护现场秩序,防范别有用心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或与其保持信息畅通。
具体工作如下:
(1)学生进入学校内不得出校,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由班主任教师与其家长联系,学生凭班主任签写的请假条出校门。
(2)协助班主任做好家长接送孩子的安全指导工作,不给犯罪分子留有施暴机会。
(3)做好简易外伤医疗装备,以备应急。
(4)突发事件发生时,协助救援组联络公安、消防、救护、社区有关部门,寻求救援,争取外援迅速赶到事件现场,保证学校应急组织信息畅通。
(5)突发事件后,在总结事故前,做好屏蔽工作,以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的进行。
四、培训与演练
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建立群防群控、横向到边、纵向到人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师生参与防控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校园网络、家长群等媒体,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
每学期对全校师生进行1-2次紧急疏散演练,制定详细方案。
五、责任与奖惩
加强督查检查,狠抓工作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上课,谁负责;谁值班,谁负责”的原则,指定严格的督查制度。对专项检查结果纳入对各部门管理人员的考核和奖惩中。在事故中临阵脱逃者或者给加深事态的严重成果者,给予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