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和教体局重点工作考核细则要求,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研组团队建设,展示教研组集体教研成果,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我校特以“随堂听课”的形式举行校内优质课评选。
二、领导小组
组 长:杨彦一
副组长:郭春玲、张雪玲、刘丽贤、卢连美、于军华
组 员:各教研组长
三、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四、比赛安排
1.时间安排
3月2日——4月30日
2.组织形式
(1)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采取随堂听课形式(提前一天下午通知),组内教师全部作为评委参加活动,并给授课教师打分。
(2)其他年级老师也可以参与听课,完成听课笔记。
(3)随堂听课不合要求的,需要进行二次听课。千分考核的授课成绩以第一次成绩为准。
(4)每次听课前,讲课教师需将备课笔记交学校领导,把备课笔记(含个性修改)照片发到钉钉群,以便领导和教师对照听课。授课教师讲课过程要与备课笔记的教学设计一致,或优于备课笔记的教学设计。
3.授课内容选定
教师授课内容要紧贴进度,上节课上什么,下节课要接着讲下面的内容,不允许讲进度后面的内容,更不允许讲熟课,否则记为0分。
为避免教研组教师讲同一课,提高教师独立研究教材的能力,一般同年级组不安排在同一天参与讲课比赛。
4.等级设定
按照1:2:1的方式确定奖项。
5.资料整理
(1)每个教研组比赛成绩在本组比赛结束后及时上报给学科分管领导。
(2)教研组要拍好教师授课照片、教研照片,整理好过程性资料,最终形成一本磨课资料(其中包括比赛方案、核心素养分析表、教学设计详案、个人教学反思、组内评课意见)。
五、授课要求
1.教学理念方面
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教学本位走向学习本位。要求把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导图滲透进课堂,体现本节课知识间的联系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目标方面
加强备课目标导向,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学为中心,促进学科素养落实。设计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实用的教案。
3.课堂生成方面
(1)充分体现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得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坚决杜绝满堂灌,而是通过有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要心中眼中有学生,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表现,有效促进课堂生成。
4.习惯养成方面
教师要训练学生做好师生问候及课前课后准备;要重视课中学生书写、倾听、表达、合作、坐立等良好习惯的培养。
5.课堂评价方面
教师要注重评价语言要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能满怀兴趣,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附:课堂教学打分表
姓名 | 讲课成绩70分 | 备课成绩20分 | 学生习惯10分 | 总分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