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劳动课程标准,夯实《烟台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践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结合我校初中部劳动教学实际,优化课程资源,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
(一)课程目标
1.社会层面:通过劳动教育和手工活动,弥补互联网时代的弊端,让学生产生追逐梦想的动力,助力社会和谐。
2.学校层面: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教育考核体系,在四个级部分别开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劳动课程、劳动实践活动和劳动目标。逐步建造并完善具有西苑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3.学生层面:形成对劳动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基本道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劳动质量意识。
4.家庭方面:开展“亲子”劳动活动,合理规划家务劳动清单,规定家务劳动必要时间,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改善家长与孩子间的相处关系。
(二)课程任务
1.把生命成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
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深入挖掘劳动教育清
单项目的教育价值。
3.建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和难点。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
4.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多彩实践日”,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课程,使学生学“饱”,学“好”。
二、课程设置与开设安排
(一)课程设置
坚持推动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渗透,进一步开展“劳动+文化”、“劳动+生态”、“劳动+志愿服务”等多维度劳动教育场景。
表1:西苑学校初中部校外劳动课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内容要求
| 活动形式
| 开课形式 | 劳动项目 | 评价项目
|
生产性劳动
| 大棚蔬菜——绿色食材 | 了解大棚蔬菜的种植和管理,熟悉园区内果蔬种植方法和技术。 | 小组活动 | 必修 | 大棚蔬菜的种植、采摘和搬运。
| 田间劳动小能手、团体奖 |
生产性劳动
| 玉米种植 | 参与玉米种植的整个过程,熟悉种植流程。 | 小组活动 | 必修 | 玉米的种植、采摘、搬运 | 劳动之星 优秀劳动小组 |
生产性劳动
| 小麦种植
| 掌握小麦的种植和日常管理知识。 | 小组活动 | 自主选课 | 小麦的种植和收割 | 劳动能力1-5星 合作交流能力 1-5星 |
生产性劳动 | 果树管理 | 学习果树的修剪方法和日常管理 | 集体活动 | 自主选课 | 果树的日常管理(除虫、剪枝等) | 修剪技巧 1-5星 劳动能力 1-5星 |
职业体验
| 梦想起航的地方 | 体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 集体活动 | 必修 | 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生活 | 统筹规划能力1-5星
|
表2 西苑学校校内劳动课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内容要求
| 活动形式
| 开课形式 | 劳动项目 | 评价项目
|
校内基地课程
| 我为**种蔬菜
| 通过竞标方式由班级承包,进行主题种植。
| 小组活动 | 必修 | 种植蔬菜 | 蔬菜的日常管理情况 1-5星 |
岗位课程
| 三级岗位劳动责任
| 及时上岗,规范用语和动作。 | 由团委和少先队负责组织,各班级负责实施轮岗制 | 必修 | 卫生保洁岗、绿化修剪岗、设施维 护岗、课间值日岗 | 优秀值日生 1-5星 |
技能课程
| 盆景 | 独立完成景物造型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制作盆景 | 制作方法、美观程度 1-5星 |
木工 | 熟悉制作木质物品的基本流程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制作简易凳子 | 物件的精美程度 1-5星 | |
面塑、泥塑 | 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的技法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制作各种系列场景 | 可塑性,防腐性 1-5星 | |
剪纸 | 掌握基础剪纸手法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制作人物、蔬菜等类别的剪纸 | 美观、形象 1-5星 | |
无人机 | 按要求组装机器人 | 实践体验 | 兴趣约课 | 利用组装机器人完成简单任务 | 任务完成的时间、机器人是否按线行走 1-5星 | |
双子课程 | 菜篮子课程
| 利用保温箱种植蔬菜 | 小组活动 | 兴趣约课 | 种植并义卖蔬菜 | 组内合作是否协调 1-5星 |
苗圃子课程
| 营养杯育苗 | 小组活动 | 兴趣约课 | 育苗并义卖 | 组内合作是否协调 1-5星 | |
职业劳动课程
| 小记者
| 掌握提问问题的基本思路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街头采访、家庭采访 | 语言简洁、描述准确 1-5星 |
交警辅助员 | 义卖头盔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街头宣传交通法规,义卖头盔 | 举止大方 有条不紊 1-5星 | |
银行引导员 | 熟悉存取款的基本流程 | 实践体验 | 兴趣约课 | 指导需要存取钱的老人填写记录单 | 语言得体 细心指导 1-5星 | |
小小环卫工 | 掌握清理街道的技巧和方法 | 实践体验 | 必修 | 清扫街道垃圾 | 吃苦耐劳 不怕脏累 1-5星 |
表3 西苑学校家务劳动课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内容要求
| 活动形式
| 开课形式 | 劳动项目 | 评价项目
|
卫生保洁 | 清理厨房 | 掌握厨房物品的分类收纳与厨房卫生的清扫知识 | 居家劳动 | 必修 | 分类收纳厨房物品、清扫厨房卫生 | 收纳小能手、清理小能手 |
美化客厅
| 对自家客厅进行装饰 | 居家劳动 | 必修 | 手工制作、美化装饰 | 创意制作小冠军 | |
家庭清洁 | 掌握日常家庭清洁的方法和技巧 | 居家劳动 | 必修 | 打扫地面、擦窗、擦桌子等 | 清洁小卫士 | |
整理物品 | 整理我的“小天地” | 收纳整理自己的房间 | 居家劳动 | 必修 | 叠衣物、叠被子、收纳整理房间 | 自理标兵 |
整理冰箱 | 科学整理冰箱里的物品 | 居家劳动 | 必修 | 分类存放食物、清理变质物品 | 整理收纳小能手 | |
烹饪食物 | 西红柿炒鸡蛋 | 熟悉西红柿炒鸡蛋的流程 | 居家劳动 | 必修 | 制作西红柿炒鸡蛋 | 菜品的色香味 1-5星 |
炒土豆丝 | 熟悉炒土豆丝的流程 | 居家劳动 | 必修 | 制作炒土豆丝 | 菜品的色香味 1-5星 | |
蒸馒头 | 掌握和面、发面的方法 | 居家劳动 | 必修 | 自主完成蒸馒头 | 馒头的外观评价1-5星 | |
家庭农事 | 四季农事 | 掌握四季中主要农事的知识 | 居家劳动 | 兴趣约课 | 防治病虫害、除草、施肥、秋收、耕田 | 农事全能小冠军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内容要求
| 活动形式
| 开课形式 | 劳动项目 | 评价项目
|
关爱自然 | 清扫烈士陵园 | 利用手中的工具清扫烈士陵园 | 集体活动 | 必修 | 捡拾草丛里的垃圾、清扫道路 | 劳动环保小卫士 |
我是罗山巡逻员 | 掌握国家保护级植物的保护抢救知识 | 集体活动 | 必修 | 对罗山上的一些珍贵植物采取保护、抢救措施 | 保护关爱植物小标兵 | |
社区服务 | 走进敬老院 | 为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 | 小组活动 | 必修 | 包饺子、整理被褥梳头、洗脚等 | 爱心标兵 |
我是社区矛盾调解员 | 学习调解邻里之间矛盾的方法和技巧 | 小组活动 | 必修 | 协助工作人员化解邻里间的矛盾纠纷 | 最佳调解员 | |
走进社区做义工 | 参与社区管理,参加义工 | 小组活动 | 兴趣约课 | 协助居委会开展社区宣传工作,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 | 社区劳动小能手 |
表4 西苑学校社会教育劳动课程安排
(二)具体实施
1、精心制定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方案,确保课时制度的实施。
严格执行劳动教育课程 1+1+X 课时制度安排,确保劳动教育课时每周至少1节“劳动”必修课,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每学年组织1次集体劳动周,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和家庭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3小时。
2、基于任务群,设计劳动清单项目。
学校认真梳理劳动教育内容,围绕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和习惯四个方面,分学段编制了一体化、递进性的任务群的清单设计体系。
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安排围绕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展开。
生产劳动清单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如教室园艺角、开心菜园及田间种植与收获、掌握一门传统手工艺等。
服务性劳动清单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如校园服务岗、图书馆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
劳动清单任务群
3、设置劳动周。每学年设立一个“劳动周”,围绕系列主题活动展开活动。
(1)生产劳动
初一初二:国韵兰芳,蝴蝶兰创意盆景DIY
组合盆栽,园艺花卉艺术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艺术配置的手法,将多种观赏植物同植在一个容器内,不仅发挥每种植物特有的观赏特性,更达到多种植物间构图新颖而协调的效果,展示作品的群体美、艺术美和意境美。初一、初二级部的学生到金泰蝴蝶兰种植基地学习不同种蝴蝶兰的养护管理,组合盆栽中常用的高低、色彩搭配,并体验组合盆栽的制作方法。
初三初四:学习金银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为了充分认识黄金白银的物理特性,了解金银器的鉴赏知识,探究金银器的打造工艺,初三、初四级部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探访招远金银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王氏家传第五代传人王吉鹏老师,亲身体验金银器的个性化设计和制作。
(2)家务劳动
初一、初二:学做家务,劳动添光彩
初一、初二级部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学习家务劳动技能活动。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学习新技能,为家人学做一道菜给家人品尝,学着叠被子,把被子叠的美观好看,擦桌子、涮碗、拖地,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
初三、初四:家居美化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一个温暖整洁的家是人人所向往的。由于以往生活节奏较快,无暇打理,让家变得有些脏乱。初三初四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美化方案,对自己的家进行收拾和装点,让它更加光彩照人。
(3)服务劳动
初一、初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垃圾分类指导巡回员职业体验活动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以及目前校园垃圾分类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有效措施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垃圾分类宣讲,号召大家对校园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让更多的同学体验并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技能。
初三、初四:用声音“点亮”眼睛——助力视障少年圆梦
由于视力的缺陷和障碍,视力残障人士通常无法享受到电影艺术带来的欢乐与震撼,视障少年朋友更是无法看到电影电视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为此,初三、初四的活动小组成员们精心策划、积极准备,为视障少年进行一场无障碍电影制作放映服务活动,让视障少年也能充分听到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动作,帮助这些视障少年“看见” 、“听懂”电影。
4、考察探究
初一、初二:到龙丰源校外劳动基地,探究梅花为什么在低温下可以开花?花期的梅树应怎么管理?
收集并诵读关于梅花的诗词,感受梅花怒放于风雪中,傲寒凌风、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到校外劳动基地请教梅园工作人员,探究梅花开花的条件以及开花期梅树的管理方法,如:怎样辅助授粉、提高花质等。
初三、初四:蚕丝项目考察探究活动
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们对蚕丝的产生、蚕丝被制作工艺、鉴别真正的蚕丝织品这些问题充满疑惑。因此,学校劳动小组决定在初三、初四级部开展蚕丝项目考察探究活动。让学生走进乡村参观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蚕桑产业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了解桑蚕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及其与人类文化发展的渊源,探究蚕丝的产生因素,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蚕丝被的制作工艺流程,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
三、课程评价
(一)劳动评价维度
以评价促劳育,力求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进阶式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1、多方式评价,激励学生多面发展。
为了配合劳动清单制度,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学校、家长和学生形成“三位一体”互动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伙伴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等多元评价形式,形成劳动教育的良性和优势循环。
2、多原则评价,关注学生校内、校外综合表现。
设计劳动评价体系时,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调动主观能动性,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学生的自主自动性原则。
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调动主观能动性,“一个也不少”,人人争当光荣的劳动者。
(2)遵循学生的“自我挑战性”原则。
纵向比较,自己与自己竞争,尝试“跳一跳”,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3、多维度评价,让评价不拘于校内和课堂。
依据年段特点,开设出各年级的劳动清单后,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创新四个维度,并进一步细化,建立劳动评价。
4、多主体评价,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二)具体评价措施
四、课程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设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务处负责管理和安排,各级部具体实施,制订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二)制度保障。
我校制定了《校园劳动竞标制度》、《校园岗位轮流值日制度》、《劳动教育教师责任考核制度》、《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等,高效助力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师资保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校和劳动教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校建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配备专任的劳动教师,定期对劳动课程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家长资源,聘请他们作为指导教师,共同建设劳动课程教研组,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四)资源保障。
我校坚持推动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渗透,并与多家校外基地建立研学关系,进一步开展“劳动+文化”“劳动+生态”、“劳动+志愿服务”等多维度劳动教育场景。
(五)经费保障。
在每学期初,学校根据预算统筹安排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建立劳动教育资金分配机制。
(六)安全保障。
建立《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正常的劳动教育教学秩序,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既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又能保证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