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福山区门楼街道斗余卫生院公卫措施

日期:2024-11-19     

字号:

我院根据国家和省、市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实施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居民健康档案

二、健康教育

三、预防接种

四、儿童健康管理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七、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十一、中医药健康管理

十二、卫生监督协管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相结合优势,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医院广大职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对于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地震、火灾、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采取以下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医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质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分级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协调合作的原则。

3.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过程中,积极应用我院优势,做到中西并重,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医院应急救治能力。

4.依法规范,科学应对。反应及时,处置果断加强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事件要做到反应快速、处置果断,保障公众的身心健康。要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我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由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对医院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俊华 斗余卫生院  院长

副组长:慈洋   斗余卫生院  副院长

成    员:  刘仁   张文周   张玲   徐健虎   吴天雁   张淼   于文静    王德兰   王虹   孙少璇

工作职责:

(1)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本院的卫生应急工作。

(2)研究决定卫生应急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指挥调度医院各种资源力量参与医疗救治,决定启动、变更或终止医院应急响应级别。

(3)组织制订本院卫生应急预案,组建本院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与落实卫生应急制度及岗位职责,对全院卫生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检查考核。

(4)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开展医疗救治、督查和指导。

(5)负责与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执行上级指令,确保政令畅通,按规定报告本院医疗救治信息。

(6)决定是否提请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技术、物资的支援和同意本院分流患者的请求。

(7)负责本院应急响应终止及善后工作、总结与奖惩。

以办公室为主成立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医院常设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医院办公室。王虹任办公室主任。

应急求助电话:0535-2955857    0535-5130170

办公室职责:

(1)在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本院卫生应急的日常工作,平时负责医院应急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非常态应急时具体执行和落实医院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和指令。

(2)负责编制和修订适合本院具体情况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灾害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急性传染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处置预案;拟定卫生应急制度及岗位职责。

(3)协调药剂、设备等有关部门储备救治特需药品、相关设备和物资。

(4)建立本院应急救治网络体系,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知识培训和演练。

(5)发生突发事件或接到上级应急救援指令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救援方案,及时组织开展急诊救治,组织和外派机动应急救援小组;

(6)组织专家组制定病人的诊断及救治方案、出院标准和时限,并及时监督和掌握实施的信息。

(7)负责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医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在本院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与上级应急指挥部建立和保持联系,及时按规定报告相关信息。

(8)按时向本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报告,提出需要上级专家组及专业技术的帮助、特殊药品及专门设备的支援和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部分患者等请求。

(9)撰写应急救援评估报告和总结。

(10)完成院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专业组织

1、医疗救治组

组  长:李秀婧

成  员:唐茂忠  王忠波  刘仁

职责:负责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落实、组织疑难病例的会诊及转诊、组建医疗救治队伍、人员培训等。

2、院感防控组

组  长:宋丽波

成  员:宋文雯   步彦霖

职责:负责有关疫情监控、消毒隔离技术指导及实施、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差等。

3.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火灾应急组

组  长:慈洋

成  员:张玥   徐健虎   康桐   于家斌     贾玉玲

职责:负责后勤物资(被服、防护品、设配等)、药品、医疗器械的筹措、调集、维修;隔离区域的维护、安全保卫、人员出入管理;伙食、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给等。保证水、暖、电、气供应及通讯畅通;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指示标牌的设立、医院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等。

制定并落实医院安全保卫措施、值班制度;负责全院的安全保卫工作,与公安机关保持密切联系,积极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同一切扰乱内部治安秩序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好全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积极督促门卫、巡逻、联防等制度的集体落实,加强重点部门和要害部位管理,发现漏洞及时报告,并督促有关科室迅速整改,及时发现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建立消防管理档案,制定防火安全制度:坚强消防措施(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安全出口标志、紧急疏散指示标志等)配置、维修和管理,保证性能完好;绘制防火重点部位图、平面方位图和平面总局图:对全院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演练,提高职工的防火、逃生、自救能力;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到达现场,判断火情,组织灭火,查明性质,并向指挥部上报或向区消防局“119”报警。医院内发生的案件做好具体防范工作;对涉及医院财产安全及合理利用的问题,受院领导委托可采取强制措施。

5、应急后援队

应急后援队由各科室人员组成。一旦出现特大事件时,应急办立即通知除值班人员外的所有人员到场。

工作机制

认真建立健全应急响应及信息报送、应急演练、后勤保障等体制,以保证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科学、有序得开展。

(一)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应急响应机制。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后,开展卫生应急响应,启动预案。

1、医院应急办或总值班接到相关救援信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或急诊科一线当班医生报告)后,应分析情况,立即汇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领导小组组长或授权相应人员决定预案启动和响应范围。

2、医院内应急响应范围:

全员响应(全院各科室响应);局部响应(相关科室响应)。

3、医院内应急响应指挥人:

全院响应由院长或院长指定的分管人员指挥;局部响应办公室主任指挥。

4、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相应负责人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响应范围。

应急相关信息报告制度

1、报告原则

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

2、报告范围

传染病;

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

其他中毒(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

环境因素事件;

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医院性感染事件;

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其他突发事件。

3、报告内容

事件信息。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及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4、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卫生健康局报告。

应急演练机制

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强化培训、适时演练、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加强对各类人员培训。

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或失误及时修订、补充、调整和完善本预案总案。每次突发事件处理后,各主管科室要组织力量做好事件的善后工作,认真总结应急处理工作中的成功的经验及失误的教训,做好突发事件后医院的重建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