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教学常规管理和课堂改革为重点,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持续发展,打造“凝聚向上,务实创新”的学校新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基于此,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基于学校实际,确立教学目标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有战斗力能打胜仗的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
2.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学校逐渐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办学规范。
3.以课堂研究为先导,不断发现教学问题,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开启师生智慧,追求文化品位,提高教学质量。
4.初一重在知识平稳过渡,初二重在学生分化期的学习引导,初三、初四重在知识落实与潜力提高。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
1.抓好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新教材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教育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模拟命题答卷、赛课等活动,提高教学技能和能力;组织教师自我规划读书活动等,提高素养、提速发展。
2.抓好两只队伍,强化教学主干力量。即级部主任领导下的班主任队伍、教导处领导下的教研组长队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集体和以教研组长为中心的教研集体,纵向成线横向关联形成教学管理组织。培养打造骨干学科组和教学先进班级。坚信“力量来自于组织”理念,畅通并强化管理、教研两只力量,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教学工作的理念目标计划要求扎实落地。
3.抓好两个团队,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即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经验性老教师团队。通过教研组长沙龙、经验交流、资源分享、课堂观摩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合作效益。
三、狠抓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1.持续抓好教学常规。
常规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建设和基本保障,应抓实抓细抓久。
首先学期初定好目标:各级部、各学科、个人做好规划和教学计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奋斗目标。
其次,本学年结合教研室常规工作新要求,教学过程中做到“五抓两查一反一评”。五抓即:一抓备课。要求提前备课、备教材更备学生、无备课不进课堂、年轻教师写详案等。二抓上课。坚持“神圣课堂”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达标课”活动引领优质、高效课堂,以最大程度挖掘学生潜力做为课堂价值追求。三抓作业。分类多形式布置作业,注重实效,求质不求量,重视作业的批改。四抓辅导。对优生和学困生采取不同策略,分类辅导,一类一策。尤其初四,制定抓优生精准策略。五抓检测。坚持当堂检测和单元过关检测,对不能过关的进行辅导补习。两查即:过程抽查、学期通查。一反即:查后反馈。对常规工作,教导处平时实行抽查,常规材料学期中学期末进行统一检查评分。一评即学期评价。常规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做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
2.加强考试研究,抓好中会考教学工作。
首先,加强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研究、五年期中期末试题和中会考试题研究以及自我命题研究,明确考试方向和重点热点,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工作。其次,组织好中考、会考、技能考、监控摸底、期中期末、学生发展能力测试等各类考试,培养优良考风学风。组织好考试后的“三会”,即班级教导会、家长会和级部学科质量分析会,形成教学合力。再次,抓好初四级部和会考学科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搞好总复习研讨和质量分析,定好目标,抓准优生、特长生、边际生和学困生,调控好教学节奏和学生状态,制定“中会考考核办法”。
3.抓好教学教研活动和教科研工作。
开展学科组和备课组教研活动。抓好集体备课,组织不同课型的观评课活动。以此提高课堂教学、单元教学、学期教学、总复习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学科素养。分年级开展学生书法、写作、计算、单词等竞赛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及时联系教研员,获取帮助与指导。
抓好教科研工作,完成教体局下达的教科研任务,组织好相关课题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将教科研与教研有机结合,课题研究紧密贴近教学实际,为教学服务为教学引路,
4.推进学科德育一体化改革,强化综合实践与传统文化课程实施。
坚持全科育人理念,挖掘学科德育内涵,构键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加强语文、政治、历史学科教学研究,推进学科德育一体化改革。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科教学、德育统筹考虑,加强家校联系,促进研学旅行和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推动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开展传统文化相关活动。
5.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继续推进“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教改实验,探索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完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炼经验,形成阶段成果。
6.抓好音体美教学。
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四、措施保障
1.组织和人力保障。
建设凝聚向上的领导集体,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好级部负责制优势,推进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班主任、组长教学成绩排在前列。
2.机制保障。
常规工作形成流程、教学活动制定方案,以明确责任,提高效率。如常规检查、组织考试、集体备课、单元过关,听评课活动等。做实“规划-实施-评价-反馈”机制中每个环节工作,以提高综合效益,体现整体思想。
3.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上课、考试、教研活动等相关教学制度,形成良好教学规范。
4.反馈调节,过程管理。
对教学中存在成绩和问题,及时总结反思,及时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和节奏,完善教学策略。
5.激励措施。
完善“年度考核办法”,凸显教学质量的引领、激励作用,激励教师“点滴进步,不断进步”,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积小胜为大胜的局面,促进团体合作的制度推进。
总之,在教体局领导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立足实际,展望未来,沿着上升的路径不断前进,希望实现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