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被视作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是每天营养的开始。它能唤醒沉睡一夜的身体,更为接下来一天的活动提供营养和能量。为促进公众对营养早餐的认识,并鼓励采取科学合理的早餐搭配,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引导公众实施均衡营养早餐,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其核心内容概括为以下几点原则和建议。
一、 重视早餐营养
良好的饮食习惯始于健康的早餐,作为一天中的第一餐,一份搭配合理、种类丰富的营养早餐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让我们充满活力,有利于儿童和成年人保持高效的学习工作。
二、 食物品种要多样
早餐应包含不少于四种不同类的食物(类指不同大类的食品,如谷类、蔬菜类、水果类、奶类及蛋类等),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科学指导原则。在不同地点就餐都需要食物多样。快捷、方便和营养的早餐,至少包括谷物、奶类、鸡蛋和蔬菜水果,注重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等优质食物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摄入,合理搭配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食物多样才能搭配合理,保障营养物质互补、充足和全面。
三、 关注营养平衡
应满足个性化营养需求,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特点和营养需求,从早餐食物的数量、烹饪方式加以调整和完善,也应适当调整食物种类以及通过适度的营养补充,做到全面营养、合理均衡。多选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少选油炸、腌制类食品及糕点等高油、高盐、高糖食品。
四、早餐吃不好,危害真不少
作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顿饭,早餐的作用绝不仅是“填饱肚子”。如果早餐不吃,或吃不好,各种问题都会找上你。
1.上班族早餐吃不好,工作容易没精神
早上血糖水平较低,此时如果不吃早餐补充血糖,以葡萄糖为能源的心脏、脑细胞就会活力不足,容易精神不佳,影响工作效率。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吃好早餐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
2.孩子早餐吃不好,影响发育和学习
孩子早餐吃得不够好,很容易在中午之前就产生饥饿感,从而导致坐立不安、心慌等症状。
3.老人早餐吃不好,导致抵抗力下降
由于年龄增加,老人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便秘、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如果不好好吃早餐,则会加重这些问题。
四、 顺应天时养生
早餐食物量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30%,能量供给与中晚餐相似,早餐打底全天的能量供应。早餐应在9点之前吃完,以利于消化吸收,促进菌群平衡、肠道健康,储备满满的能量。
中国早餐品种多样,如包子、饺子、面条、豆浆和稀饭等。传统早点富含碳水,能量满满,建议搭配蔬菜、粗粮及豆制品,均衡摄入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维生素,提升早餐营养价值。快节奏生活下,均衡早餐是健康关键。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自身做起,重视早餐,满载活力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