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我校在龙口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勠力同心,埋头苦干,教育教学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可,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三年来,学校荣获山东省特色高级中学、山东省书香校园、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科基地、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优生培养工作先进学校等省市级荣誉称号50多项。
近三年高考,一步一个台阶,接连取得优生突破和大面积上线“双丰收”。实现自新高考以来学校清北裸分上线零的突破,林允修校长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全员培训班上2次作典型发言,在烟台市教学工作会上多次作典型发言。
学科奥赛及其他赛事收获满满,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学科奥赛81人次在全省获奖,1人获全国银牌,2人荣获省一等奖,学校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学校、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金牌学校。在世界华人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大赛、山东省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山东省第二届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强国少年”阅读活动、第38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美德少年评选以及山东省、烟台市举办的体育比赛、艺术节、国学诵读等活动中,都大显身手,斩金夺银,每年都有200多人获得不同奖项。
业内影响力大幅提升。我们深化改革、教育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牟平一中、招远二中、烟台开发区高中、潍坊中学、哈尔滨兴隆中学以及山东省五莲县、曹县,黑龙江省绥滨县等许多教育同行纷纷联系前来观摩学习,其中不乏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的江苏省昆山市这样的教育强市。
学校还荣获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十几所一流大学的生源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牌匾。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年来,学校遵循“一体两翼,四轮驱动,赶超发展,振兴一中”的总体工作思路,开拓进取,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抓党建,引领全校发展。
把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扬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作风,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干、领着干。为引导党员干部加强修养、争创业绩,学校制定了《龙口一中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和绩效考核制度》,出台了《龙口第一中学部门工作执行力和业绩考核办法》《龙口第一中学级部(学部)工作考核办法》,把学校所有干部纳入民主评议和绩效考核,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全方位考核体系,充分发挥了考核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我校党建工作走在烟台市前列,被评为烟台市党建示范基地。
(二)明方向,确立发展思路。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龙口一中教育办学和高考成绩三年进入烟台第一方阵”目标要求和市教体局制定的《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三年提升计划(2022—2024)》,我们确立了“一体两翼,四轮驱动,赶超发展,振兴一中”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教学中心,质量第一”不动摇,在全校上下大力营造“教学中心、尊崇学术”的教研氛围和学术氛围,大力倡树“师生利益至高无上”的舆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深入调研,重塑规范,扎扎实实,务求实效”。
(三)强队伍,筑牢中流砥柱。
一是着力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通过开展“写不完的爱-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赛、“我身边的好同事”演讲比赛,评选“感动一中月度人物”、评选表彰“年度榜样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标兵”“优秀备课组长”,并举行年度榜样教师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用身边的典型带动人,用先进的事迹感召人,引领广大教师提升师德爱岗敬业。二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制定并实施了“龙口一中星级教师培养工程”,建立学科教学工作室,采取远程培训、外出轮训和邀请专家到校讲座辅导及“青蓝结对帮扶”等方式,全方位助力教师成长,促新手成骨干,促骨干成名师。
(四)抓规范,提高工作执行力。
通过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规范管理教育月”“精细管理推进月”“精细管理落实年”“评选年度十件大事”等系列教育活动,深入推进规范管理、精细管理,推动每学期工作顺利入轨就位。三年来,学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目前共计44项制度,自上2023年起每年编印《制度汇编》,辅之以36个编号通知,基本全面覆盖了行政政工、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标准有序运行。现在,在龙口一中已基本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会议有落实”,基本实现了“靠制度管理,靠流程规范”,“制度第一,校长第二”的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转作风,强化服务意识。
学校设立校长信箱、校长热线、校长直通车,专门受理各类咨询、求助、投诉、建议,每年接收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各类信息共计200余条;同时,在校内广泛征集教职工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各类意见建议,对各类意见建议及时回应,有问必答,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践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为学校发展提质增效增添了新动能。另外,新学年我校重点推进“领导教师全员包生导师制”,努力改善教育生态,打造教师-学生-家长发展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营造氛围赢得支持。干群关系、家校关系空前和谐,政务热线的投诉量直线下降,学生、家长评教满意度直线上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有诸多不足,需要我们努力改进。
(一)德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教学中心”是基本遵循。高中学校普遍存在重视学业、追求成绩、淡化弱化德育的问题,不少学生缺乏远大的抱负、高远的追求,缺乏顽强的意志、坚韧的精神,缺乏家国情怀、感恩之心。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弱化了德育。必须正本清源,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二)优质生源流失不可忽视。
烟台市招生政策允许跨县区招生,导致县区优质生源向烟台市区高中聚集;民办学校抢夺优质生源,重金招收优秀学生,许多家长经不住诱惑,产生了广告效应,目前已经成为现实。小学毕业的部分优生已经提前流失,初中毕业后流失比较集中。虽然经过各方面努力以及我校高考成绩逐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优质生源流失问题有所缓解,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三)班级间发展不平衡需要解决。
同级部各班级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教学成绩的整体提升,年度达标任务艰巨。每学期,各年级都确定了年度发展目标,高三确定了高考目标。从高一高二期中考试看,从高三期中期末考试看,班级间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期末对比期中,情况更为严重,学年达标任务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未来三年,要实现我们“县域争第一”的目标将更为艰巨,尤其是通过数据分析看2024-2025学年,由于生源基础相对薄弱,新学年是我们爬坡过坎突破难关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发扬成绩,直面挑战,尊重教育规律,立足立德树人,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加快专业成长,凝聚教学合力,科学应对高考,胜不骄败不馁。立足县域高中实际,积极探索更高水平的育人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书写新篇章,续写新辉煌,为百年一中重回巅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