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海阳市发城镇第二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堂建设推进工作总结

日期:2024-01-12     

字号:

本学期,我校重视新品质课堂建设推进工作的开展,围绕教研室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要求,切合我校的人员、物力等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月推进,使整个课堂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夯实学科教学理论基础。继续组织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扎实理论素养,提升备课能力,为课堂建设奠基理论基础。

1.自学。要求:熟知新课标的各大板块结构名称,找出学科核心素养词,通过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同读一本书活动,诵读核心素养词及解释。期间做做笔记,通过读写加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2.跟专家学。一是观名师课堂,跟名师学课标;二是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标研讨活动。通过专家引领、课例观摩等活动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运用。

二、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本学期的课堂建设工作分三步,即九月份开展课堂问诊活动,十月份课堂建设活动月,十一月份组织学科磨课活动,参加县级课堂教学比赛。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1.九月为“双常规”活动月。我们组织了课堂问诊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听评课小组,深入课堂听课。我们要求教师讲常态课,但必须用课件,主要目的是通过听课,看老师们的讲课思路、仪态言语表达、师生活动契合度、目标与活动和评价一致性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再以问题式教研的方式解决,为下一步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2.十月份为课堂建设活动月。因为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课题教学比赛,所以我把十月份定为学校课堂建设活动月,针对九月份课堂问诊活动中教师暴露出的问题,我规划了“立标-学标-达标”活动。

立标(第二周):要求以学科组为单位,结合学科专项教研计划,研讨立标。组织一次集体备课,从学科核心素养词中抽象出教学目标,由教学目标设定授课环节和课堂教学活动,遵循教学目标与环节设定一致性、教学活动与评价一致性原则,形成一节立标课,由学科骨干教师来执讲。

学标(第三周):学科组成员观摩这节立标课,寻找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再次修改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学科最终的立标课。

达标(第四周):学科组成员根据研讨的立标课模型,自己准备一节公开课,进行达标验收活动。要求老师100%通过达标,一次达标不成功的再次达标,直到达标为止。

效果:在11月县级课题教学比赛活动中,我们组织参加了5个学科的讲课活动,科学、道法学科均获得小组赛第一名,语文、数学和英语都分别获得优质课,课堂授课水平较去年相比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带动了我校教师的备课水平再次提升

三、搭建平台,借势提升。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与凤城小学的联谊活动,先后3次借势凤城小学,开展青年教师成长线上培训、骨干教师走进凤城小学影子培训、青年教师走进凤城小学课堂磨炼活动,使我校青年教师在个人成长、业务素养等方面汲取到了优势营养,得到提升。

四、教研辅助提升课堂授课水平。一是督促学科领导开展好“问题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每一次的教研要提前选好主题、有讨论过程、有解决的方法;二是通过校级引领,做好各学科的主题教研活动。学期初学科领导根据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的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学科教研主题:语文--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数学--关注运算一致性,促进认知结构化;英语--单元视角下主教材与绘本阅读教学融合;科学--聚焦核心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道法--教学目标精准设计。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课堂建设一直是我校的薄弱环节,虽然每年也都在进行此项活动,但对课堂的打磨缺少名师的指导,我们靠着观名师课例、校内教研的方式成效一直不高,青年教师的成长脚步缓慢。因此,加强课堂教学,将会是我校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我们将继续下大功夫,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借势成长,邀请名师进校指导,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助力我校学科团队专业提升;继续加强研课、磨课活动,开展校际合作,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不同的环境下磨炼授课能力,提升个人的授教能力。

我们将在现有力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努力创新,做足管理,做细教研,做实运用,通过多手段、多渠道的方式,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积极推进“幸福教师”建设工程落地生花;创新我校“耕育”文化品牌,推进“播种”课程建设,实现课堂育人,课程育人,以此推动我校的办学水平和谐高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