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立足教学工作实际,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年轻教师为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教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通过信息技术2.0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扎实有效。
3、继续落实加强“双减”政策,立足课堂课下,减负不减学。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1.精心挑选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青年教师参加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活动,促进骨干教师、名师队伍建设。
2.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学校教研组要依据学科特点,精心、高质组织校内课、公开课、示范课、教研课活动。深入进行课改大探讨,召开各种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观看名师课堂实录,探讨教法和学法。
3.组织教师重温各科课程标准,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新变化让教师来拓展知识面。
4.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广大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让每一位教师都真正具备“求真务实、敬业爱生”的作风,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等多种形式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1)加大听、查课的力度:采用两人检查制度,一查授课情况,根据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严禁不按时上下课和无故缺课现象发生。继续加大对听常规课的力度。二查课后延时服务的情况,要求辅导老师准时到班按时下课,做好学生的考勤、辅导工作,切实履行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
(2)加大教学工作检查的力度:本学期除严格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外,将不定期检查教师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记载,作为学期结束考核的依据之一。
(3)要重视作业的时效性,做到“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有效控制,作业、练习布置要科学合理,重在质量,做到有效作业,练有效果,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4)严抓教研计划的制定和落实,科任教师制定计划要细心、用心,教研组长把关专心、精心。学校统一控制学科教学进度,确保计划、进度有效落实。
2.抓好教研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教科研要立足学情,立足课堂高效,要突出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有效教研计划。活动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计划,做好活动记录。新学期开始,学校加大课堂教学的督导力度,加强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做好家庭教育宣传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深入探索学科渗透,重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等,要求教师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工作。强化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落实家长课程,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家委会建设,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2.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并促进常态化。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四)推动“五项管理”改革研究工作
挖掘、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可以打破班级界限,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自主作业、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同时,开展以社团等不同形式组织的自主实践活动,以及其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育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