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其所带来的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个人精神生活的富足,是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中学结合学校阶段劳动技能递进训练目标,学校制定了系列化的《6-9年级家务劳动体系清单》。
家务篇
家务是家庭里最自然的劳动场景,针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很多家务劳动值得尝试:
六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1. 学会基本的做饭技能:
学会简单的炒菜、煮汤等简单烹饪技能;
能用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米饭,和父母合作完成较难的菜品。
学会清洗部分食材(部分鱼类、肉类和贝类等)。
2. 学会合理分类:
书籍、衣物、家中物品能主动分类摆放,掌握衣物洗涤分类、垃圾分类,并逐渐成为习惯。
3. 学会较难操作:
学会换洗床上用品;学会给家人泡茶、制作蛋糕等;能根据说明书使用家用电器,小问题能及时处理;能掌握一项手工技能,例如能缝制比较简单的布艺品、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
4. 学会主动服务:
随时擦桌子、拖地、擦玻璃;饭前饭后做好摆放、收拾餐桌用品;学会帮父母照顾小弟弟、小妹妹、老人等。
5. 学会初步分辨:
能辨识蔬菜质量,辨识家庭常用生活物品使用日期和保修日期,能及时清除变质或过期的物品,能帮助家人购买常用的物品。
6.学会定时养护:学习养护常见绿色植物、小动物的相关知识,为家里的绿植浇水施肥和修剪,喂养、帮小动物清理卫生逐渐形成习惯,有审美能力。
7.学会简单防疫:掌握卫生清理方法和流程,灵活使用卫生工具,定期清理家中卫生,掌握消毒通风等居家防疫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8.学会自我管理:
学会简单的理财、管理时间,学会有计划完成想要做的事;学会制定个人购书支出、策划生日邀请等事务。
七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 做饭成习惯:在家能自己做饭,能和父母完成家中正餐所需要的清洗、烹饪。
2. 分类讲科学: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家中物品做到科学分类,并主动向他人普及相关知识等。
3. 操作有水平:床铺整齐,衣物、书桌摆放整齐有序;手工制作能熟练操作,并有自己的创意;能安装简单的日常用品。
4. 服务有意识:饭前饭后摆放、收拾物品成为习惯;主动帮父母、亲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5. 分辨有深度:能科学辨识生活用品好坏,并能做剔除、清洗和进一步加工处理。
6. 懂种植、养殖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掌握一种绿色植物或小动物的相关知识,能照顾管理整个生长期,从中获得劳动的喜悦感和责任感。
7. 自我管理有计划:起草生活用品采购清单,购买生活用品。做好周末的时间规划、家务劳动规划和总结,能主持召开家庭会议。
八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 做饭有水平:每周能够独立为家人准备温馨的午餐或晚餐。
2. 分类总动员:家中物品做到科学分类,主动宣传并参与社区或村庄垃圾分类工作等。
3. 操作有创意:床铺整齐,衣物、书桌摆放整齐有序;利用自己的创意想法,使家庭生活更舒适,节省空间。能安装并维修简单的日常用品。4.服务有风度:主动帮父母、亲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帮助社区、村庄的老弱病残。
4. 体验有感受:多方位跟随并同父母角色互换,感受生活不易。
5. 养护有高度:通过掌握的知识,主动种植花草,装点自己的居室,让自己的家庭更加美丽。
6. 自我管理有规划:每周末协助家长做好下周家庭工作的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反馈,有总结。
九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 做饭有提升:能做出自己的拿手饭菜。
2. 操作有经验:掌握一项手工制作并能熟练操作;能安装并维修简单的日常用品,例如日光灯、吸尘器等,与同伴分享经验。
3. 服务有记录:不仅主动帮父母、亲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帮助社区、村庄的老弱病残;还能寻访身边的劳动者,并用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
4. 体验有收获:多方位跟随并同父母角色互换,感受生活不易;利用周末和假期参与日常家务事情的处理,让家庭更和谐。
5. 自我管理有良策:参与拟定一次家庭出游计划和出行攻略,认真做出总结分析。
学校篇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丰富、有趣的劳动课程、活动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生活能力,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还会成为学校的特色和宝贵的教育资源。各级部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做到:
1.清洁厕所:学生每天定时打扫厕所,做到清洁,科学使用工具,物品摆放整齐,按时通风换气,打造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洗手间。
2.内务整理:做到分类摆放物品,床铺干净整齐,书橱摆放有序,将内务整理内化为一中自觉行为。
3.校园美化。学生每天定时打扫校园,清扫树叶、垃圾,打造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校园环境。
4.收拾书桌:形成“学前有备、学后归位”的自觉意识。一次收拾各种学习用品,准确放到指定位置,简洁、有序摆放书桌用品,桌面及时清理干净。
5.垃圾分类: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做到勤俭节约,减少垃圾;居家宣传,合理分类;手工制作,变废为宝。
6.种植养护:掌握花草农作物养护管理的基本技巧。主动承担校园园丁、学校袖珍小农场管理者的角色,了解花卉、农作物习性特点,做到科学管理养护。
7.维修维护: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和方法。做到熟悉工具特点,老师协助指导,安全维修家具,培育大国工匠精神。
社会活动篇
除了具体的家务劳动和校园劳动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感受劳动的价值。
1. 寻访身边的劳动者,并用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
2. 走进社会,观察职业人士,条件允许可进行职业初体验(如小记者、红绿灯交通协管员、小图书管理员等)。
3. 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综艺节目,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
4.链接社区、企业资源,为学生打造职业体验基地。
5. 研究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通过微纪录片、PPT介绍等方式完成一份行业报告并分享。
6. 完成一份自己的职业规划书。
7. 举办校园模拟招聘会,进行求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