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将继续贯彻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工作部署,以“抓党建、提素质、强常规、促质量”为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快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拟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认真抓实政治建设,持续提升治校能力。以强担当为内生动力,以强本领为能力要求,以强执行为效果保证,坚持学习与实践同步,加强全体党员教师的政治学习,常态化组织开展业务学习;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认真组织主题党日学习,增强党员凝聚力;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党员政治标准,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为教学和管理的行家里手;继续加强“一校一品”品牌建设,把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着力提高党建实效性。
2.聚焦教学中心工作,在服务教育大局上下功夫。把好育人方向,更新育人理念,做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以创设党员先锋岗、模范党员讲党课等活动,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点以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中心,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达到正教风、强素质、提师能的目标,从而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加强安全管理,构建平安校园
1.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持续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将校园安全从制度建设、应急预案到培训演练,进一步全方位建立好,落实好,将校园安全工作做到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做到安全工作无死角。
2.加强一岗双责职责,定岗定位、明确责任。从领导到员工,将安全隐患排查分类别、分项目、分场所细化分工,校园每一个角落包干到人,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建立好安全责任清单、安全隐患清单、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做到不留漏洞,不留隐患。
3.加强安全教育、防欺凌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持续扎实做好安全应急演练,制定切实严谨的交通事故应急演练、防火、防震应急演练及校门安保演练方案,按计划定期实行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4.实行动态排查与定期排查相结合的隐患排查制度。学校安全领导班子定期不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排查,建好“隐患整改清单”,立行立改,即时整改,绝不拖沓。通过扎扎实实的安全排查与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教育学习环境。
5.抓好学生心理教育,做好心理障碍排查与疏导,引导学生正视心理问题,适时进行心理调适,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自觉维护心理健康。重点做好学生青春期教育,消除学生厌学情绪,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克服自卑情绪,正确处理好“早恋”问题,通过教育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自然、理性地处理好青春旅程中的困惑,做到身心健康成长。
三、继续开展“美德银行”活动,以此为抓手,扎实做好德育教育
1.继续深入开展“美德银行”建设活动,以校级、班级评选“美德少年”为载体,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落实常规管理,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扎扎实实落实在学生日常行为上,养成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文明守纪的习惯,从而使学校形成明德守纪,文明和谐的校风,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2、继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节日节点等时段,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树立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继承优良的中华传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家校共育,重视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做好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共同教育,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实行定期与即时家访,随时沟通学生状况,把握好学生成长方向,为孩子共同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四、推进教学管理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实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两减”要求,落实好“五项管理”。一是继续推行教学常规管理月,教务处、学科组、年级组共同介入,每月组织一次常规抽查,认真开展期中和期末两次常规普查,全面落实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等方面的常规要求,做实做细。二是落实年级作业备案存档制度,鼓励教师基于教材和课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科学设计分层作业,分学科组织学生作业展评,引导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关注作业质量,通过有效作业强化双基,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继续深化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建设研究。围绕“三有效两提高”(即着眼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能,着力关注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等三个关键点)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通过材料学习、外出观摩、立标课、达标课、推门听课、教学大比武等形式,引导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课标、审视教材、选择教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指导。一是大力推行学科教研。会同教研组确定学科教研主题,开展集体备课、教材培训、观课议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让老师们在真切实在的集体教研中有所收获。二是着力推进阅读工程建设、语音教学、“人机对话”以及实验教学等重点项目,在学校和年级层面上开展师生共读交流会、英语听说比赛、计算能力比赛等学科活动。三是关注和介入薄弱学科教学,以推门听课、参与学科教研的形式,引导薄弱学科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3、加强年轻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培养。加大对新入职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扶持力度,细化工作指标,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各个方面予以关注,择机安排他们外出培训学习,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学校对骨干教师的需要。关注薄弱学科教学。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对薄弱学科的教学进行课堂会诊,坚持每听必评、适当跟踪,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课堂检测是否有效落实,力求实现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尽快提升。
4、持续关注音体美教学、劳动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教育教学考核上予以倾斜,调动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体美教学的同时,突出我校体育学科特长,加强体育、美术、音乐特长生培养,发挥学生个性,为特长学生打开一扇发展之门。
4、突出工作重心,做好中考教学调控。进一步完善中考、会考学科教师的教学成绩考核办法,依据学校实际状况,适当调整中考会考科目的教学成绩计算方法,以及优生、指标生录取比例要求,鼓舞毕业学科教师干劲。对中考学科进一步推进落实分层教学要求,不但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关注优生、边际生,而且在课后延时服务和个别辅导上加以关注、精准施教。同时继续推行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做好学习跟踪和心理辅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毕业学科的教学过程管理:实行超前备课,落实作业布置与批改,切实落实培优补偏工作;每个月组织一次模拟检测,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加强初四年级教学管理,协助初四年级开展好课标研究、复习研讨等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争取2024年度学校教学成绩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