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规划】龙口市兰高镇兰高学校 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发展规划(2023年-2026年)

日期:2023-09-01     

字号:

一、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向好(学历、职称、荣誉等方面)。

2.学校教科研网络基本健全。

3.教师教科研意识与能力有待增强。

4.学校教科研综合能力与成果相对还弱小。

二、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研强师、科研增效,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先导作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学校科学发展的引领作用,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保证作用,切实提高学校教研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通过教育科研实践的研究,全方位提高我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具有我校教育教学特色的教科研成果。

三、重点工作

(一)确立“科研兴校”的理念,抓教科研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健全教科研制度,加强对科研的指导。重视常规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认真落实教科研计划。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以市教研室、教研员专家和学校教研室指导下的教科研为重要途径,多个方面多层次地开展教科研活动,指导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教育评价、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使教师在学习、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科研途径、方法等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从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强课题管理,高度重视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工作。争取做到课题研究校本化,鼓励教师参与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注重研究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到2025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面达到100%。

(四)加强校本研究,充分发挥学教研组、备课组作用,引领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形成紧密型科研团队。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重点培养和指导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教师,让其推动和深化全校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育科研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根据“以教育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本着“研教、研训、研修”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科研培训。

1.制定方案。首先要对教师的科研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

2.分层培训。针对教师的研究水平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要求,力求使每位教师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

3.分享交流。请参训教师畅谈学习体会和教科研心得,交流思想,反思碰撞,统一认识,共同提高。

(二)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1.做实校级课题研究。以 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为抓手,帮助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与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的问题研究,申报课题并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2.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研究。做好各级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推广工作,尤其是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重点课题。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重视课题研究的总结、鉴定和成果推广工作,积极引导教师借鉴各类优秀成果,并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快学校优质化发展。

(三)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营造浓厚科研学术氛围。

为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和学科教研组教研制度。做到三个“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和三个”有”(有计划、有记录、有影像)。

2.搞好听、评课活动。人人参与讲课、听评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教学、教研、科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人人争相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教科研氛围。

3.建立激励机制,将教育科研奖惩制度与绩效考核挂钩,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五、阶段重点

(一)规范、完善阶段  2023年9月-2024年8月

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构筑适宜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环境和氛围,让广大教师有足够的自由的思维空间,能够自主学习,自由创造。让学生在探究型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科研兴校”成效初见端倪。

1.健全学科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制度、教育科研奖惩制度、教科室工作职能等。

2.抓好常规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形成常规教研、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结合开展局面。同时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认真落实教科研计划,树立教科研意识。

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1)督促各教研组开展各项培训。培训内容以本学科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及“德育课程一体化”、智慧课堂为主。

(2)做好青年教师指导培养工作。

(3)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指导和培养学科骨干教师。

4.抓好集体备课和听评课工作,做好“优质、高效课堂”研究,大力提高课堂效益。同时通过主题听课、评课活动为青年教师展示教学水平搭建舞台。

5.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6.争取新课题立项、实施等管理工作。加强对教师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

(二)完善、发展阶段  2024年9月-2025年8月

在实施学校发展策略的基础上,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教育科研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学校形成了适合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科研兴校”成效显著。

1.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教科研评价机制;完善教育科研奖惩制度,进一步与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相挂钩。开展校级教科研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比。

2.开展校级系列教学评比活动,激发中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热情,培养一批先进的教育科研个人。

3.充分发挥市、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示范作用,狠抓“优质、高效课堂建设”。

4.完善、推行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5.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市、地级教育科研的优秀成果评比,争取在市、地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

6.在全体教师中普及课题研究,并争取省级课题的立项、实施研究。

(三)成熟、成果阶段 2025年9月-2026年8月

力争全面实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在总结的基础上,汇总教育科研成果,教科研成绩特别优秀的,成绩非常突出的,能够给予适当奖励。真正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纳入“科研兴校”的轨道。

1.“科研兴校”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带头参与教科研,全校每位教师每年主动的写出一篇以上有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并大多数能获奖或交流、发表。

2.充分发挥各级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完善名教师工程建设,培养一支学者型教师中坚力量。

3.每位青年骨干教师都能参与并完成相关的课题研究任务,并在全校范围内,每年上一堂成果研究进展课,积极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逐步培养起一批学者型教师。

4.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学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分析自身教学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坚持在改进行动过程中深化研究,逐步向更高层次的研究目标迈进。


龙口市兰高镇兰高学校

2023年9月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