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贯彻“双减”工作要求,依法办学、规范办学。
二、工作目标
1.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学生德育水平明显提升,良好学风进一步形成。
2.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办学行为更加规范。
3.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4.教师学习、研究氛围更加浓厚,教学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5.打造“全环境育人”工作格局,家校共育更加有效,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具体任务及工作措施
1.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突出位置。
(1)把责任意识、自律意识、规矩意识培养作为德育工作的落脚点。
(2)发挥重要时间节点的德育功能。开展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利用好期中期末总结表彰等活动,实现学生对责任、自律在情感上的道德体验。
(3)坚持开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针对班级一周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围绕责任和自律,思考、反思,理性分析认识自已的思想言行,明确是非、美丑、善恶标准,促进学生对责任、自律的道德认知。
(4)利用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
弘扬正能量,发挥好学生身边榜样的价值引领作用。
(5)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任课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资源,找准德育契合点和德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
(6)制定完善班级积分,作为三好学生评选、团员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任务驱动和目标激励,提高学生的责任、自律、规矩意识和学习内动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挖掘学生的自身约束力,引导学生用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约束自已的言行,知道自已在不同的时间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2)严格学生课间、课堂管理。做到活而不乱,静而不死。该静的地方要静,该动的地方要动。落实候课制度,上下两节课教师要有效衔接,保持教室安静、教学楼内安静。学校领导、级部领导、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上课、活动现场,掌握学生的秩序、行为情况,及时校正,为班会课积累好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任课教师要负起责任,学生上课、活动,任课教师是学生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室外活动,即使让学生放松也要有秩序,放松和乱是两个概念。要有师道尊严,要自始自终以严的标准要求、管理学生。
(3)要和学生良好的沟通。对学生要做到严而有爱。把严作为管理学生的主基调。老师与学生有心灵的交流,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但要掌握好尺度、分寸,关爱学生,不是和学生开玩笑、并不是放纵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有秩序,有师道的尊严,让学生对老师既敬又畏。
3.加强学习教研和集体备课。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核心素养发展背景下的深度教学相关的理念,不光积极争取参加县外的培训,更要重视不花钱的县域内、身边人、网络学习资源。
(2)提高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质量。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瓶颈、困惑,提出有教研意义的明确的教研主题。坦诚的分享自已的经验和思考,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加强核心素养立意背景下的命题研究。每名任课教师,不仅是毕业年级,都要认真研究近两年各地的中考命题,领悟命题理念、命题思路、考察方式的动向,反思自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短板,思考下一步教学要采取的策略。
(4)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继续严格落实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时间安排,将集体备课落在实处。发挥好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在课标理解、学科思想方法挖掘、教学策略、教学资源选取、重难点突破措施、教学落实措施方面,分享教学经验智慧,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深度备课。以深度教学为追求,研究课程标准,解读教学内容间的关系、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构建知识框架,精心选取创设问题情境,做到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
(2)重视学生参与。用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体验,重视知识的生成,建构知识体系,理解学科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所学新知识与问题情境建立关联,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坚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及时评价反馈,掌握学情、引导激励,使学生持续的主动学习。
(4)推进教学领导推门听课和巡课工作,深入班级、深入一线,及时掌握教学工作第一手资料。
5.加强教学常规。
(1)提高备课、作业、批改、教研学习等各项工作的内涵,把工作干在平日,把教学常规与平日教学结合起来,落在实处,不搞突击式的应付做假,使各项教学常规能助力教学,而不是阻碍教学,把教学常规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而不是影响教学的负担。
(2)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导处、年级负责人、教研组长要经常性的深入教师、深入课堂,了解每个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发现典型,发挥好典型的引领作用,及时改进教学常规。
6.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强五项管理。
(1)开齐开足学科,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落实音体美纲性管理要求;
(2)严格执行节假日安排及在校期间作息制度管理,杜绝加班加点;
(3)严格落实作业备课、审批、公示、布置、批改、讲评等相关制度,合理统筹学生课业负担及提高学业质量的关系,加强作业改革,提高作业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合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发挥好作业的功能,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批作业,减轻家长负担;
(4)严禁组织诱导学生参与课外辅导,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辅导负担及家长的经济负担;
(5)加强学生手机管理,严禁学生私自将手机带入校园,加强学生正确的网络观教育,严禁利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
(6)严格教辅征订管理,落实一科一辅制度,严禁在上级审核的教辅用书目录以外诱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严禁利用课外教辅资料给学生统一布置作业;
(7)加强考试管理,不私自组织学生各种考试,严禁公开学生成绩, 严禁以成绩给学生排队。
(8)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加强学生用眼教育,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加强体育锻炼,按要求完成上报体育健康测评数据。
(9)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教学安全。严格落实罗峰初中规范教学行业规定、罗峰初中音体美劳实践教师教学行为规定,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上课安全,确保课堂不发生任何意外事件。
7.加强体育、美育、劳动、综合实践教育。
(1)加强群众性体育、美育教育。既要关注各项竞赛,更要面向全体,利用好体育课、课间操、课后社团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美育素养和艺术技能,为体育、艺术学科中考改革打好基础;
(2)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重要节点,努力创出品牌。用好校内蔬菜种植综合实践和劳动基地,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劳动;发挥家庭的作用,落实劳动清单,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开展自然探索、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好社会综合实践基地作用,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外研学旅行;开发完善好蔬菜种植、石门孟家社区研学等校本实践课程。
8.加强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工作。
(1)开齐开足实验课,实验开出率达到百分之百。
(2)加强实验室管理,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加强危化品管理,定期开展危化品使用管理培训,定期开展危化品管理、使用情况检查。
(3)加强实验技能培训,做好实验室开放,提高教师实验技能水平;参加上级各种实验创新设计比赛、实验技能比赛。
(4)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落实信息技术2.0相关工作,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种信息技术技能比赛、课件、微课比赛
(5)抓好航模比赛、编程设计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技能。
9.提高家校共育水平。家校沟通交流越顺畅,家长对教师越认可,越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越有利于化解各种误解。针对罗峰学校的实际,家校交流、沟通显的尤其重要。我们要通过平日交谈,电话、微信、家访等方式,向家长积极宣传学习的重要、给家长教育孩孩子的建议、用行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激励学生家长树立教育的信心,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尽管结果不一定尽意,但我们完全可以用我用我们的真诚、行动、过程,赢得社会对罗峰学校和罗峰教师的信赖、认可。
10.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做好课后服务民生工作,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课后服务超市,组织各种自然科学学科、人文学科的兴趣特长小组,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常性的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中考、高考、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11.做好控辍保学。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家庭状况,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家校交流,及时化解学生的辍学念头,绝不能出现以往出现的问题。
12.提升群众满意度。通过家访、与家长深入沟通,广泛征求家长和社会意见建议,掌握家长诉求,客观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短板,立足学校实际,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外树形象、内抓管理,提升学校群众满意度。
附:教学工作一览表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一览表
时间 | 工作内容 | 负责人 | 备注 |
8月下旬 | 开学工作准备 | 孙旭洲 | |
8月下旬 | 招生工作、阳光分班 | 宋德成 | |
8月下旬 | 任课安排、课程安排 | 宋德成 | |
9月上旬 | 教研计划、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制定、集体备课安排 | 冯绍杰、年级主任 | |
9月上旬 | 学生一日常规教育 | 年级主任 | |
9月中旬到11月下旬 | 开展校级和教研组教研活动 | 宋德成、冯绍杰 | |
9月中旬 | 群众满意度测评准备工作 | 宋德成 | |
9月中旬 | 篮球赛筹备 | 房天聪 | |
10月上旬 | 教学常规检查 | 宋德成冯绍杰 | |
10月下旬 | 期中复习、篮球赛筹备 | 宋德成冯绍杰、房天聪 | |
11月上旬 | 期中考试 | 宋德成冯绍杰 | |
11月中旬 | 期中质量分析、总结 | 宋德成、冯绍杰、年级主任 | |
11中旬 | 期中家长会 | 年级主任 | |
11月下旬 | 准备教学常规检查 | 宋德成冯绍杰 | |
12月中旬 | 期末复习 | 宋德成冯绍杰 | |
1月上旬 | 期末考试、寒假工作准备 | 宋德成冯绍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