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海阳市行村镇初级中学2023-2024 学年教学研究计划

日期:2023-08-27     

字号:

新学年,教科室将紧紧围绕市教体局、教研室的重点工作,以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坚持双减政策和海阳市“新品质教育”的教育科研工作思路,结合学校实际,着眼于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课程改革的薄弱环节、课堂建设的难点因素,扎实做好课题研究、科研管理和教师发展等工作,构建良好学校科研文化氛围,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内涵发展之路提供科学支撑,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一、坚持规范管理,促进教育科研持续发展

1.规范课题管理。加强省市县三级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分类举办中期课题汇报会。做好烟台市级“十四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扎实推进实践工作,做好2023-2024学年度县级规划课题规划和结题工作,组织专题培训会,抓好过程管理,按照“一课一文一报告”的教科所验收要求进行准备和研究落实,让课题研究真抓实效、在课堂建设、课程构建研究中得到实际探索和真正实现科研助力教学一线,并且使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的效果。

2.规范科研管理。建立教科室,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和规章的制定和执行,修改《行村初中教育科研工作评价标准》,组织教育科研工作。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全体教师以经验型向理论型、科研型、专业型转化。

3.争取教师论文发表、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以上,特别是课题主持人达到发表文章100%。

4.规范外出学习。积极参加海阳市以及烟台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教育科研活动等相关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有关课题研究承担者或骨干教师 外出学习考察。

二、加强宏观引领,推进教育科研研究深入开展

1.深化“新品质”课堂研究。出台《行村初中“新品质”课堂建设的意见》,扎实推进烟台市重点研究项目“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举办“大单元教学”课堂教学培训会、研讨会。坚持学科德育与“新”课堂有机融合的原则,出台《行村初中学科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展学科德育研讨会。

2.深化反思教学研究,营造儒师形象。科研和读书相结合,书香和儒师相融合,重在于关注自身当下的存在状态,重在于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求索、创新、体验、反思与感悟,重在于和同行的交流与相互促进,重在于通过行动提高认识,把握教育规律。总之,就是要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育教学,即把研究作为教育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让研究伴随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3.开展“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究。依托我校“十四五”课题基于大问题教学的初中课堂深度学习研究,学习教科所《关于开展“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和“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联盟兄弟学校学习和交流,组织相应的课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会。

4.继续推广科研成果,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组织相应的课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会。和周边联盟学校共同研讨课程建设的难点,打造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三、重视人才培养,引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1.开展读书活动,打造教师精神底蕴。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天坚持读书,阅读一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文章。青年教师每周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45周岁以下的教师撰写心得,教师既可以读能够提升教育理念的书,又可以读能够夯实精神底蕴的书,还可以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书。学校在读书活动中既要提供优秀书籍,定期在每一年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读书演讲活动,让校园溢满书香。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工程,可以分期召开教师读书经验交流会,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专业阅读活动。

2.加强教育科研团队建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名著,每月至少写一个实践反思或教学案例,上一节公开课或研讨课,每学期至少写一篇论文,做一项课题并有始有终。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优秀教育论文、科研优质课评选活动。推进科研骨干教师建设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和持续发展。

3.加强青蓝工程建设。学校每学期青年教师教育培训和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中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掌握有效的读书方法,形成教师读书的文化氛围,实现青年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骨干导师团的作用,加强专业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相应的培训和研讨活动。

海阳市行村镇初级中学

2023年8月27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