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我校教学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立德树人、教学中心、质量第一、内涵发展”理念,引导全体教师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继续有效推进“目标·思维”课堂建设。以激励全体师生追求并获得成功为价值定向,以培养师生成功心理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严抓常规管理。
1.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提高教研和集体备课质量。各教研组要有主题教研,每周教研时间为2节课,地点在录播室或三楼会议室。同时要加强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力度。同备课组成员凝结集体智慧,抓实二次备课,形成同科教案反复使用逐年改进提升的良性循环。每个年级备课组针对教研组长梳理的近三年中考考查知识点与考查方式进行重点知识重点学习、重点能力重点培养,在学期备课、上课、测验中加以体现与落实。本学期集体备课突出“目标意识”,在课时总目标、分目标的制定、目标落实的方式方法、达标检测和回头题等关键点抓好落实,要求一切学习活动围绕目标开展,避免出现低效、无效的课堂环节与学习任务。各备课组的集备活动要做到有序、有效,并长期坚持。学校教导处将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形式,督促教师全员按时参与集体备课。不能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要提前跟教导处请假。
2.规范个人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必须按照教研室要求认真备课,写好个人教案,严禁不备课、无教案上课,严禁抄袭现成教案和课件。教学设计步骤要齐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教后反思等。个人教案要突出实用性。问题设计、学生探究和随堂检测环节要重点设置,注重当堂落实,体现“堂堂清”。教案可以采用电子教案或书面教案,学期末要将备课组的电子教案上交教导处检查评比。
3.加强单元检测管理。规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复习备课、单元达标测试、单元达标检测质量分析与讲评反馈等各项工作。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的教学效果怎样,需要通过测验来明确,测验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各年级各学科每单元教学结束之后,要统一时间统一组织单元达标检测,进行统一阅卷,进行详细的达标情况分析,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及时补救。每次单元测验之后,备课组要精心设计讲评课及回头题,扎扎实实,让学生学一点掌握一点。级部主任要按时上收各学科达标检测成绩进行总体分析,总体把握,对于单元检测成绩有差异的班级,级部要进行跟踪听课,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强力推动作业优化设计与改革,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物理、化学三科要有良好的错题整理习惯,规范使用错题本。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具体落实作业“限量” “分类”“应批尽批”。利用“批改手册”,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作业批改,对学生的各项作业,实行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注重激励策略,保护学生的作业兴趣,通过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及时复习、书写认真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作业的评价反馈功能,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作业讲评及时、有针对性,同时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通过课堂大比武有效推进“目标·思维”课堂构建。
第三周开始课堂教学大比武。通过课堂大比武听课评课落实“目标·思维”课堂。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老师进行听课组划分,听课评课重点观测教学目标是否贯通学习课堂。是否结合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评价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目标贯通学习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的方向和指标,也是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准绳,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地拟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始终要紧扣教学目标的达成展开,在落实分目标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练习的时间与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学习至始至终都以目标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在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后,进行目标达成度检测。
2.注重培养“小先生”讲题。将小先生的培养体现在备课中,落实到课堂上。新学期要全方位多角度给学生搭建表述、表达、表现、表演的平台,还学生思考的权利,表达的权利。各任课老师要针对上学期存在的学生讲题只讲步骤,不讲思路与方法,语言、体态机械呆板,不敢讲,不会讲等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训练,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缜密思维,让学生人人会做、人人会讲、人人会评,真正把知识学透学会。
3.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目标·思维”课堂模式研究。要以“目标贯通课堂”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以“德育渗透”和“思维培养”为主要的方法策略,将“还课堂给学生”落到实处。
校长室和级部、教研组坚持每周听课,对薄弱教师和年轻教师进行重点跟踪。听课后要做到“两查、两评、两谈话”。两查:一查教师的教学个案,督促老师备好每一节课,二查教学反思,看是否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两谈话,一是个别约谈备课组老师,了解组内集体教研和备课情况,二是个别约谈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老师日常上课的状况和学生满意度。两评,一是单独给老师评课,指出不足,责令改正,对班级管理的问题和班主任单独交流;二是对备课组集体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议。通过听常态课,促进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
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创新个性化、亲情化的德育工作模式。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让教职工的关爱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整体成长。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新模式,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关注优生培养。
老师在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关注优生,集体备课要为优生设计拓展提升题,题目设计要合乎中考难易程度,让优生吃饱。课堂上继续落实培养“小先生”工作,培养优生的思考、表达、展示、交流的能力,培养优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优生作业尽量面批,引导他们善于总结错题,形成解题规律与方法班主任全面掌控班级优生发展状况,细致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及时发现具体问题,做好思想疏通及指导工作,协调学生、家长以及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使班级培优工作顺利进行并有所突破。同时也要全面关注班级中游学生和边缘生。
五、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可以让同学与同学之间更好的沟通,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参加到学习中,养成思索、互帮互助的习惯,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欢乐,体验到合作的力量。感受到团队的温暖。所以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推进小组合作,单元检测期中期末检测都要评选优胜小组,开同时推出典型班级做经验介绍,从而使小组合作有效开展。
六、通过有效检测检验教学效果
用好课堂小测、周测、月测。平时小测要本着教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进行,周测月考要是要本着让80%的学生达到80分的原则命题,典型例题30分,反复做的题占50分,变通题20分。
七、开展活动、丰富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特长。
各学科组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学科竞赛,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语文学科可以组织读书知识竞赛、作文比赛,数学计算能力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大赛等等。
八、坚持规范办学,保证开齐开足课程。
严格落实《蓬莱区中小学音体美社团建设具体要求》,严格执行教体局“音体美课无例外”规定,严格落实大课间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体美活动。努力打造学校体育、美育活动品牌,建设体育、美育特色学校,从而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综合实践、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实行专人专上,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树立劳动最光荣理念;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兴趣。
九、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科学的评价机制,良好的互助竞争氛围,定期培训学习充电提高,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所学校是否能有好的教学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应该把促进教师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干。
1.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本学期重点对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开学前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为年轻教师举行拜师仪式。结合教体局新教师培训方案,认真组织培训工作,迅速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授课及班级管理能力。学期初安排一轮新教师“亮相课”,学年末安排“汇报课”,根据培训参与学习效果和汇报课质量评出“优秀师徒”进行奖励。
2.抓好教研组与备课组建设。学期末评选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提倡“没有团队的优秀,就没有优秀的个人”这一团结协作思想,提升集体备课质量,形成更加有战斗力的备课组团队。加强教研组建设。着力解决重教学轻教研的不良倾向,解决长期存在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问题。新学期要严格实施教研制度,教研组长要在学期初制定周密的教研计划,学校给教研组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教研组长根据学科教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