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医】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日期:2023-08-23     

字号: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最高发的疾病之一,如今糖尿病,并不一定都因有了“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表现才被发现,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血糖高、尿糖阳性,才被戴上“糖尿病”帽子的。也有潜在糖尿病而不自知,先是发现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白内障等糖尿病并发症,然后才得知早已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医的范畴里面称为:消渴病或者消渴症。古代中医认为人体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主要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消渴症,病变的脏腑主要是肺、胃、和肾,尤其以肾为主。虽然有所偏重于肾,但是又互相影响。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四种方法

1、首先要控制饮食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如猪胰子1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9克,每日2次;三豆饮:绿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汤服用;苦瓜炒肉:鲜苦瓜100克、瘦猪肉50克,武火炒后食用等等。但服用这些验方时也应将其计算在每天摄入的热量之中。

2、必须配合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

3、注重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适当的中药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

糖尿病不是绝对不能吃甜

1、我们需要知道,其实甜和血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食物的甜度是一种味道单位,真正影响我们血糖的是食物的升糖指数,而且很多时候这两个值并不是正相关。例如,一个罗汉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但升糖指数不高。与此相反,油条虽然不甜,但升糖指数为75,是甜樱桃的三倍以上,樱桃的升糖指数是22。

2、升糖指数是影响人体血糖水平的指标,这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的。因为每个人的体力和代谢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食物,不同的人也有不同升糖指数。我们自己可以通过饭后2小时糖代谢曲线的变化或血糖值来判断身体对不同食物的代谢情况,也许就会发现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对你却不适合,只有这样,我们以后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