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王懿荣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日期:2023-08-23     

字号:

在过去的一年中,王懿荣高级中学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狠抓内部管理,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就本学年度体育工作报告如下:

一、管理到位,责任到人,体育工作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我校成立政教、教务、总务等部门参与的体育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到人。校长熟悉有关体育工作政策法规,负责学校体育的全面工作。学校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总结,评定先进时,能把体育列入重要内容。经常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研究学校如何开展体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具体工作有指导、解决问题有办法。领导还经常深入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开展体育工作,如体育课、学校首届运动会、拔河比赛、阳光大课间活动等。努力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使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真正了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也确保了将学校的体育工作能常规性地列入校级工作日程和校级发展规划,还确保各项体育经费能按上级要求在校级预算中予以落实。

二、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科研能力。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学校体育工作的首位,提高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健康第一”是体育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切实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是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前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向40分钟要质量;学生有笑声、有汗水。要落实好“课标”的新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就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认真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才能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为此,我们体育教师之间或学校之间不断听课、评课,交流经验;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这学年举行了校内大比武比赛活动,比赛第一名的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全区一师一优课和教学大比武。

三、开展特色“三操”,增强师生体质;制定体育特长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特长生。

(一)精细化管理“三操”,编制“凤起懿荣”体能操,形成具有王懿荣高级中学特色的阳光大课间。一年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退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体育组召开了学校体育委员会议,加强体育检查小组工作的领导,做到定人定班定时间,督促“三操”的正常开展,并落实了体育检查结果每周点评制度。针对有的年级广播操质量不高的情况,体育科还组织了各年级的广播操比赛,以比赛促质量,大大地提高了全校的出操质量。而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则是我校体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它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组织有序,深受师生喜爱。具体如下:早操为15分钟,早操后为学生早饭时间,所以学生均以低强度集中式跑操的方式进行。上午大课间为30分钟,我校根据各级部学生实际体能情况,自编了“凤起懿荣”体能操,采取各级部集中做体能操模式。下午大课间的时间为70分钟,全校采取先集中式跑操后分散式分项目训练的模式。可选的体育项目与体育课、训练队、社团一体化训练模式。可选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武术、跳绳以及体能练习等项目,每个兴趣小组都有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好生的训练,体育老师巡回指导练习。活动内容的特点首先是克服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大型、豪华、表演化和形式化的倾向,切实加强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性,其次是小集体模式,在秉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项目为活动核心,各种基本练习手段和基本技巧为活动顺序,注重活动的运动负荷的强度与量的大小,平时大课间组织任课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增进师生感情。循环练习各组内容,更有利于锻炼学习的效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及班级体育比赛系统结合起来。这学年校内分别举行了田径运动会,高一拔河比赛,高二篮球赛,高一足球赛,冬季长跑比赛,全员阳光运动会,以赛代练检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效果。

(二)制度化管理体育特长生,形成“教、学、练、赛”一体化管理模式。1.制定《王懿荣高级中学艺体特长生管理制度》细化学生日常管理,给体育教师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用制度规范特长生行为,一改原有体育生是管理老大难的状态。要求体育生必须满足一定的文化课标准才能进行训练,专业课的考勤公开透明,班主任与专业教师无缝衔接。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每年两次的表彰,也给他们除了比赛以外的荣誉,激励体育生积极向上。2.制定各运动队以及体育社团实施方案,全民锻炼与特长训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特长生带动全校体质的发展方式。体育教练员在开学就制定好年训练计划,每周制定好课时训练计划,与班主任协同处理好训练中队员的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并主动向校长或分管领导汇报训练情况。体育教练员应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以及中小学传统优势项目进行科学化系统训练。

根据市级与区级具体举办的比赛项目,我校设有男女足球队、男女篮球队、男女排球队、男女乒乓球队、男女田径队、男女武术队等运动队和体育社团。每天早晨6:00――7:00训练1小时基本身体素质,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以及备战比赛的时间,也可训练专项技术与专项体能,每天下午大课间70分钟,各训练队与大课间选项的同学一块进行分层训练。

四、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健身观念,能初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学校每学年将充分利用体育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运动会,鼓励全员参与。根据活动安排,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校内年级竞赛活动,如跳绳、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不但活跃了校园的文体生活。而且又确保了每一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体育组鼓励学生自带体育器材:跳绳、毽子、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回来,让他们在课间或活动课时间练习,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达到锻炼的目的。并掀起了一股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潮,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五、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期初学校制定《健康标准》的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体育教师、校医室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主要是进行了肺活量、立定跳远、1000、800米、实心球等项目的测试。在这学期开发区体质健康抽测中,我校获得高中组第一名。

六、成立罗云生优秀体育老师工作室,带动我市其他学校体育发展。

我校体育教师罗云生老师这学年,获得第一批体育学科带头人称号。所组织的罗云生优秀体育教师工作室获批得第一届优秀体育教师工作室。打造了一支能学习、善思考、会研究、有创新,团结奋进的队伍。发挥优秀体育教师引领带动作用,组织教师团 队开展深度研讨、实践创新、课题研究、成果培育等 研修活动,带动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推进新时代烟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我们虽然在体育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不够细的,有待我们不断去提高。体育工作任务比较重,要顺利按计划完成任务,还需要我们发挥团队、拼搏、奉献的精神。希望继续发展我校的优势,使王懿荣高级中学体育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