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队伍夯根基—提质量。我校牢抓党员、班子、教师三支队伍建设。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和专业成长,一年来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比奉献,树正气,在年终党建工作督导中,我校进入全市一档,荣获“五星支部”称号。学校班子成员讲奉献、讲正气,深入班级、深入教职工,坚持原则、公正处事。通过召开教师会、家长会、家委会等,问政于民、问策于民,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重视教师的发展,重视过程管理和培训交流,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通过工作例会、教研有约、课标讲堂、完善评价等方式,加强学科骨干队伍建设;依托朗读与书法两大工程开展读、写、思基本功培训,强化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抓教学强特色—出成效。教学工作紧紧围绕规范管理,加强新课标研究,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为系统构建五育并举课程体系,我校开设了特色+活动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一年来在各种比赛中,先后有100人次获奖,一篇劳动实践信息在烟台综合实践公众号刊发,2篇学科德融数理案例获奖。积极创新效率课堂和教研模式,通过行政调研日常磨、名师骨干引领磨、组内教师协助磨、反思提高提升磨等活动,持续推进“效率课堂”迭代升级。我校申报的《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的班会课程开发研究》课题被确立为烟台十四五规划课题,有3名教师的德融数理的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档次,在原有朗读与书法两大特色项目的基础上,用名师引领、精英培养、优生带动、活动展示等方式,不断提升朗读与书法水平,与艺术月展演相融合、与重大节日庆祝相契合,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舞台。
三是抓德育惠学生—提素养。在德育工作中,我校通过抓实德育常规、打造德育品牌、创新德育活动,建立起多元德育体系。学校修订印发了《班主任工作手册》,制订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将常规管理精细化,为班主任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积极发挥少先队小干部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年来,在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中学校有6名队员先后获得个人二星章和三星章,学校少先大队被授予集体三星章。为加强常规管理,学校进一步完善《班级量化细则》,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从文明就餐、有序排队、礼貌待人等细微处发力,使学生精神风貌、行为习惯发生较大变化。
四是抓安全重投入—优环境。学校坚持安全工作一岗双责,持续强化班子成员、级部主任和班主任的安全职责,落实好查问题除隐患防事故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等多个专项行动。依托1530安全常规教育、安全平台教育,上好安全教育课。莱州电视台、《今日莱州》等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信息。学校不断加大硬件投入。学校投资4万多元购置了课桌凳、图书、书架、图书角、中队角等,同时进行了少先队德育展厅及和悦楼大厅文化的建设,强化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营造了优美的育人环境。辅助工作不放松。在工会工作、疫情防控、近视防控、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我校创新方法,带领师生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活动。另外,在满意度、信访稳定、学生资助等工作中,我校认真做好沟通交流工作,以热情服务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一年来,先后有4名学生荣获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好少年称号,1人荣获莱州市优秀少年儿童称号。有19名教师获烟台、莱州优质课奖,20人次获得莱州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29人次在实验精品课、课程资源评选、教学案例设计、微课制作、辅导员宣讲等比赛中获奖,12人次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学校先后获家庭故事汇比赛、青少年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市阳光运动会跳绳比赛团体总分第十一名、市中田经运动会团体总分第13名和道德风尚奖,先后被评为莱州市新冠疫情防控、经典诵读、教学工作、师德师风、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烟台市首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优秀案例学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