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妇幼保健院​突发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2023年)

日期:2023-07-27     

字号:

一、目的

为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本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认真宣传普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全员业务能力,随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

2、快速反应,减少损失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3、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要科学救治,不断规范救治措施与操作规程,加强科室间的信息沟通、协调和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实现救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突发重大事件医疗救治领导组织

成立突发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决策和部署,负责突发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

成立突发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工作小组(附件2),随时听候指令,听从调遣。负责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的诊断、治疗指导工作,参与组织医疗处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成立突发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工作后勤保障小组(附件3),负责各相关科室做好医疗药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交通、通讯、水电、生活等方面工作,以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硬件条件的落实。

突发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办公室设在医务科,栾琳琳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相关事宜。

四、突发事件处置

1、突发事件分类

(1)一般事故:伤员在5人以下,无特殊危重情况。

(2)重大事故:伤亡10人(其中死亡3人以内)以上,事故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或伤亡人数可能增加。

(3)特大事故:伤亡10人(其中死亡3人以上)以上,事故还有发展趋势,伤员还在增加。

2、当突发事件来临,立即启动急救预案 由接受过分类训练,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按照伤员轻重缓急进行分度:

(1)轻度: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如一般挫伤,擦伤。

(2)中度:如单纯骨折,外伤后出血等短时间内不会危及到生命。

(3)重度:重危,危及生命者,如窒息、大出血、休克、心室颤动、昏迷等,需要得到及时抢救治疗。

(4)死亡:意识丧失,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3、做好标记

每位伤员左手臂上部别一醒目标牌,内插伤卡,上面填写病人的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受伤部位、药物过敏、日期、时间等,并按病情轻重,用绿、黄、红、黑四种不同颜色的布条别在卡上,分别代表轻、中、重、死亡四种不同的伤情。

五、现场抢救

(1)现场保证一名病员由一名医师,两名护士,一名工务员全程陪同,负责外送检查,抢救用药。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挥现场抢救,护士长协调相关人员工作,后勤保障部提供相关物力支持。

(2)大批伤员来临时,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尸体直接送太平间保存。

(3)争取时机,抢夺时间,速战速决。通过包扎、止血、骨科患者给予固定、快速输液、静脉给药输血,使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在保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对确定大出血,严重创伤,脏器破裂损伤情况,及时转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转院者需做好联络,转诊工作。

(4)建立交接班制度,保证抢救工作的延续性。现场急救时应将相关病历卡随身携带,医嘱与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时间精确到分。注意记录完整,防止遗漏。患者运送途中护理人员陪同加强观察,随时记录。并与接诊科室做好交接班工作。

(5)建立回访制度。伤员经抢救后分类至相关科室,护士需做好记录,抢救者书写重大抢救记录经过,一周后由抢救护士随访,并书写随访记录。

六、信息报告和发布

在迅速开展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员姓名、年龄、住址、目前生命体征、初步诊断、处置方式、下一步治疗意见在2小时内书写报告市卫生局,每日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

本预案自制定之日起执行。

龙口市妇幼保健院

2023年7月2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