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学年烟台市牟平育英艺术中学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日期:2023-07-21     

字号:

烟台市牟平育英艺术中学

2022-2023学年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本学年,我校体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和分工方案》、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2023年体育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做到制度完善、上课规范、组织有保障、活动丰富、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

一、学校基本情况

牟平育英艺术中学前身为牟平师范学校,后改为牟平一中育英校区,2002年4月开始独立办学,是烟台市直7所普通高中之一,是市直高中唯一一所市级“家务劳动契约制”试点学校、“省级经典诵读学校”、今年公布全市唯一一所市直高中星级食堂、高中劳动教育先进单位、23年烟台市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示范基地。校园占地56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学校各类教学、办公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图书馆、美术楼、音乐楼、实验楼、多媒体教室等。现有教职工191人,专职教师16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6人,中级(一级)职称70人,在校生约1300人。学校环境优美,体育设施齐全, 配备300m田径场地1块、篮球场地6块、排球场地3块、健身房1处等体育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完善的体育设备为体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成立以曲有强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曲有强(校长)

副组长:孙旭东(副校长)

成员:体育教师、班主任

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

1.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单一学习知识或某项技术的现状,从综合育人、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高度和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思路,强化“教会、勤练、常赛”过程与结果,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的达成。将“以教定学”观念转向“以学定教”,充分把握学情,注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2.优化教学内容

积极消除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繁(项目繁多)、浅(蜻蜓点水)、偏(缺乏系统)、断(学段脱节)现象,组织开展逻辑清晰、系统连贯的结构化内容体系的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

3.创新教学过程

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性,积极探索“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专项化发展需求。牢抓住体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地位,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大力发展啦啦操、田径、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以此引领“一校多品”教学。科学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体育教学和各项体育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从2008年开始实行选项上课模式,每两个行政班划分为三个教学班,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在田径、啦啦操、篮球、足球四项运动中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练习组织形式、减少学生等待时间,保证运动时间,提高课的练习密度。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每堂课上的教学比赛,结合课堂教学组建班级代表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比赛,以赛促练,掀起体育锻炼的浪潮,使学生享受竞赛乐趣,更加牢固地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4.完善教学评价

丰富评价内容,强调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四、方案规范,制度完善。

学校体育工作方案、制度是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手段,我们相继出台了《育英中学两操要求》、《大课间活动方案》、《体育与健康学习实施方案》、《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考核办法》以及《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从而做到有据可依,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1.坚持制度优先,让学校体育课程风雨无阻。我校严格执行体育课“无例外”制度管理,任何班级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体育课,保质保量上好每周两节体育课。

2.实施大课间“体能天天练”制度,让大课间和早操成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平台。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创新课间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认真上好早操、上午30分钟和下午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注重锻炼效果,丰富锻炼内容。活动内容根据季节以耐力跑和跳绳为主,在跑步和跳绳基础上,高一、高二级部每天各安排两个班级进行跳跃、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专项训练,下午训练内容进行轮换。下阶段我们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实行“一生一册、精准干预”,首先利用大数据对各单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筛选,筛选出来的学生按照下肢力量、上肢力量、核心力量、柔韧性、心肺耐力进行分组,因人施教,从而做到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发展体能,解决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保证达到中等及以上运动强度,坚决杜绝追求形式和“花架子”。

3.营造体育文化氛围,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假期体育锻炼。体育课每周只有2个学时,为了发挥和延伸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把“健康第一”落到实处,我们科学指导学生有序开展课余体育竞赛和社团活动,秉承“发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的宗旨,让学生增强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寒暑假学生非常容易忽略体育锻炼,我校利用手机APP“天天跳绳”软件、腾讯会议进行线上体育运动指导并监督,确保每天能够完成规定时间的体育活动内容,促使广大学生不断朝着“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发展。

六、完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

每年举办春、秋两季阳光体育运动会、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运动会,还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篮球赛、足球赛、跳绳、踢毽比赛、啦啦操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竞赛,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七、强化健康教育

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健康教育,按照三学年6、9、3安排健康教育课时,利用开学第一课、周一升旗和雨雪、雾霾等不适宜室外教学的时间由体育教师、医生和学校心理老师进行授课和集体讲座,重点关注学生的近视、龋齿、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培养学生自我健康管理的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八、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

为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我校本年度共投入各类体育经费104.31万元,其中足球场草坪更换100万元,购买体育器材、服装、参加各级比赛4.31万元。

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课堂为基地,强化教研组的作用,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教研,让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大比武等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建立学校外出学习、培训机制,通过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开展“青蓝”活动,对青年教师从备课、上课、评课等环节进行帮扶活动,骨干教师向年青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方法,让老师在不断研课和“磨课”中提高业务水平。

十、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工作激励机制

学校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近视防控情况列入对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评价,列入教师考核内容。针对体育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技比赛的获奖进行单列设奖。重点倾斜学校体特色项目的单项奖,根据学生单项和团体比赛成绩,分别给予学生、班主任及体育教师奖励。学校班级内比赛(体质测试运动会、春秋季阳光体育运动会等)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给予对应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奖惩; 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体育工作者,学校在目标管理考核中列入特殊贡献奖。对于学校安排的体育工作推诿或工作不力,造成体育工作受影响,给予批评教育及一定的惩罚。对于不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影响训练队正常训练的教师实行评先树优一票否决。

十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我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022年体质测试结果统计


年级

优良率

达标率

合计

合计

高一

39.26

52.54

47.71

100

100

100

高二

57.64

64.02

61.62

100

100

100

高三

44.04

56.35

51.01

100

100

100

全校

46.82

57.63

53.38

100

100

100


十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部分体育器材老化,应加强维护和管理,足球场草坪需要更新。

2.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专业化程度急需提高,建议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和对新课标的学习。

3.体质测试中女生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较差。

4.今后打算:

①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对田径场塑胶跑道破损处进行修缮,购买体育特长生训练所需器材。

②加强学习,加强与外地市省体育特色学校教研活动。

③针对体质较差的学生实行一生一案,因人施教。

展望未来,我校的体育工作还有很多方面有待于提高,我们将积极探索、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反思不足、总结经验、紧抓机遇、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健康的体育、科学的体育、全员的体育”为导向,把学校体育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