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二中高中学段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实施方案
一、比赛目的
为了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推动全体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继续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
二、比赛组织领导
1. 领导小组
组 长:王晓波 副组长:于文斌、于志高
2.工作小组(高中部基础年级)
组 长:于文斌、于志高
副组长:王洪军、王梯延、王清华、魏东、王国强
组 员:孙玉荣、于丽、张杰、韩凌燕、李杨、李岩
三、比赛时间:
四、比赛类别和比赛对象
1. 青年教师优质课:2014年至2020年间参加工作的高一、高二年级青年教师(64人)。名单见附件2,以各年级各部门实际报名为准。
2. 新入职教师达标课:2021年毕业的青年教师(18人)。名单见附件2,以各年级各部门实际报名为准。
五、比赛方式
1. 比赛内容及要求:比赛共分2部分,教学常规(占15%)和讲课比赛(占85%)。
(1)教学常规评比内容及评分方式
①教案:主要检查课时数是否足量、教学环节是否完备,是否体现推门听评课的评价要素,即教学目标(包含体现德融数理的德育目标,有效融入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教育,体现学科德育功能)、重难点、信息技术微能力点运用说明(所属哪种信息技术环境、运用此能力点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运用前后效果对比)、师生互动、学生活动、小结、练习、作业布置等,是否有课后反思(包括对信息技术微能力点的运用反思)等。
②作业批改:作业和检测次数、批改数量与质量、评语、批改记录等。
③听课笔记:主要检查听课次数、有无评课记录和听课心得等。
(2)讲课要求:依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见附件1),确定讲课标准,采取正常授课方式;先进行青优课比赛,再进行达标课比赛。
1)青优课:高新校区和芝罘校区分校区组织,高新校区分4组:①语文英语组②数学物理组③化生信息组④政史地音美体组;芝罘校区分1组。
2)达标课:高新校区和芝罘校区分校区组织,各分1组。
2. 讲课内容:参赛教师根据教务处统计的评委课时确定自己讲课节次;依据正常教学进度,确定讲课内容。
3. 讲课地点:(1)青优课:高新语文英语组在高一年级集体备课室,数学物理组在高二年级集体备课室,化生信息组在高三年级集体备课室,政史地音美体组在录播教室;芝罘校区在录播教室。
(2)达标课:各校区录播教室。
六、比赛评委
评委由组长、召集人和成员组成。组长负责领导监督评委工作;召集人负责按时组织评委听课,确保人员及时到位,公平公正打分。具体分工如下。
1.高新语文英语评委组(参赛教师13人)
组长:于文斌、孙玉荣;召集人:李雪霞
成员:
语文 | 刘玉君、卢永俊、屈小会 |
英语 | 赵娟、李雪霞、柳力文、徐晓璐 |
2.高新数学物理评委组(参赛教师12人)
组长:于文斌、王洪军;召集人:李刚
成员:
数学 | 颜廷娟、靳奉亮、李杨、衣群、李刚 |
物理 | 于海燕、杜瑞民、王远征 |
3.高新化生信息评委组(参赛教师15人)
组长:于文斌、王梯延;召集人:于小萌
成员:
化学 | 高娟、刘燕、王智刚 |
生物 | 于小萌、李琳 |
信息 | 高辉、孙德兴 |
4.高新政史地音美体评委组(参赛教师11人)
组长:于文斌、王国强、韩凌燕;召集人:李雪莉
成员:
政治 | 李雪莉、杨雪 |
历史 | 李爱芹 |
地理 | 张树林、盛艳 |
体育 | 隋永伦 |
音乐 | 任怡瑾 |
美术 | 李艺峥 |
5.高新达标课评委组(参赛教师9人)
组长:于文斌;副组长:王洪军、王梯延;召集人:张树林
成员:
语文 | 刘玉君 |
英语 | 赵娟 |
历史 | 李爱芹 |
地理 | 张树林 |
数学 | 颜廷娟 |
物理 | 于海燕 |
音乐 | 任怡瑾 |
6.芝罘校区评委组(参赛教师13人)
组长:于志高;副组长:王清华、魏东;召集人:杨晓燕
成员:
语文 | 杨晓燕 |
英语 | 唐雪梅 |
政治 | 姚秀清 |
地理 | 王炳杰 |
化学 | 李杨 |
生物 | 张磊 |
音乐 |
七、评分方法
两校区分别由教务处、教科室、德育处和高一高二年级各出1人负责统分,教务处负责全面统筹。
召集人组织评委现场以无记名方式分别为教学常规和讲课比赛打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由记分员收齐所有分数按10%的比例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其余分数的平均数为该教师的最终得分。
每次评分结果由组长(或副组长)当场公布,全体评委签名确认。
八、组织流程
1.教务处组织召开教研备课组长会议、参赛教师和评委会议,布置有关事项,依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见附件1),确定讲课和评课的标准和要求。
2.组织比赛。每周一上午参赛老师把自己下周讲课时间节次、课题报给教务处倪瑞芹老师,每周二下午教务处把下周讲课老师时间、节次和课题发布到教研组长群中,各组评委召集人通知到每位评委老师;4月8日进行第一周讲课准备。
3. 各组比赛结束后,教务处负责组织全体统分员统计分数,进行排名。若两人分数相同,则比较平均分以上高分数量,直至可以排名。
4.奖次分配。
(1)青优课:按照25% 、25%的比例(四舍五入)确定一、二等奖的人数,根据实际参加人数,本次奖次分配如下表。
高新语英 | 高新数学物理 | 高新化生信息 | 高新政史地音美体 | 芝罘校区 | |
一等奖 | 3 | 3 | 3 | 4 | 3 |
二等奖 | 3 | 3 | 3 | 4 | 3 |
(2)达标课:按照30%的比例(四舍五入)确定优秀等次人数,本次优秀等次,芝罘校区3人,高新校区3人。
教务处负责按照排名确定获奖人员名单,提报学校行政会审议。审核通过后发布公示。
5.获奖名单经行政会审议、学校公示无误后,颁发获奖证书:“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二等奖”、“青年教师过关达标课优秀等次”。
九、结果使用
青优课荣誉可以作为推荐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的参考,不参与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量化积分。
十、比赛纪律
1.讲课老师必须自己备课,自己书写纸质教案。如发现抄袭或者造假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2.评委评分要公平、公正、公开,如发现违规操作,评分作废。
3.教务处要做好资料存档工作。
十一、组织解释权归教务处。
附件1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本次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作为学校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以学定教”理念、推进构建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活动,所有课堂须体现“导、学、合、用、评”五字要素,具体标准如下。
一、课堂教学依据
基于“以学定教”,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德融数理(有效融入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教育,体现学科德育功能)”。
二、课堂教学要素
课堂教学要体现“导、学、合、用、评”五字要素。
1.导:教师角色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学习活动的导演者转变。
2.学:课堂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学生在学,要体现课前、课中、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下的听课学习和应用学习的有效结合,设计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3.合:合作是解决均衡学习的关键,要有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要体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能够让学习优秀者更加深刻、学习后进者提升明显。
4.用:学习的内容要融入情境,要能够及时应用而得到巩固,能够在应用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使学习更加全面、深刻。
5.评:要对学习过程、合作过程、分享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过程性的评价要针对内容和态度,不是简单的“好、不好”的评价;要把评价性的测试与过程性的巩固应用内容进行区分。
三、教学评价要素
(一)学习目标
1.要区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课堂上要展示学习目标,并且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如何确定的。学习目标要来源于学生,要着力在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学习的拓展点上。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时的依据之一,教学目标要能够落实课标要求,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不需要明示,听课者可以通过上课的过程感受到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二)教学过程
2.要有组织上课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正式上课的仪式感。
3.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的核心概念、核心理论或核心方法,要把握好难度与深度,要与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
4.要合理设计学习情境或问题,用情境或问题带动学生学习;学习情境或问题要合理,要有容量、有启发性和驱动性。尽量不出现无意义的随口问、齐问齐答或自问自答。
5.教师的指导或讲解时机要恰当,时间要适度,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应用、反馈。
6.要有小组学习共同体,小组组成要合理,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差异,要具有合作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要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7.教学评价要有效。要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即时点评,要点评出内容或过程的合理性或方法的适切性,可以肯定亮点、指出不足、适当补充,但不用“好不好”、“棒不棒”等空泛的词语表达。要有当堂检测并统计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环节,要确保学习目标达成率。
8.结课前要有回扣学习目标、整合提升的环节。
9.教师的服饰要整洁、大方、自然,没有过分化妆,眼神与语气要有亲和力,语言表达要顺畅、自然、富有逻辑性,要有带动力,使用普通话。
10.学案内容至少要包含学习目标、问题或情境、课前检测或当堂检测题、作业等,尽量减少简单的提问。
11.PPT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要突出重点、难点、关键点,要展示必须展示的辅助内容、音视频或图片,版面要简洁、清晰、自然。
12.板书工整,板书内容不要简单的罗列,要通过适当的形式,体现启发性和整合性。
13.作业内容设置合理,巩固与预习比例适当,作业时间数学不超过40分钟,其他学科不超过30分钟。
14.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生状态
15.学生全程、全员积极投入学习过程。
16.学生之间分工明确,充分合作,能够通过小组及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优秀者能够主动帮助后进者,每个人有明显的收获感。
17.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以自己的语言说明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附件2:参赛教师人数及名单(82人)
|
2014年-2020年毕业青年教师名单(64人) | ||||
学科 | 姓名 | 毕业年份 | 年级 | 备注 |
化学 | 王宇 | 2015 | 高一 | 芝罘 |
历史 | 李 维 | 2015 | 高一 | 芝罘 |
历史 | 孙圣雅 | 2016 | 高一 | 芝罘 |
地理 | 聂晓凤 | 2017 | 高一 | 芝罘 |
数学 | 李亚楠 | 2020 | 高一 | 芝罘 |
地理 | 张 杰 | 2014 | 高二 | 芝罘 |
历史 | 张传浩 | 2015 | 高二 | 芝罘 |
生物 | 宋庆楠 | 2018 | 高一 | 芝罘 |
数学 | 王朝阳 | 2017 | 高二 | 芝罘 |
数学 | 姜 琳 | 2018 | 高二 | 芝罘 |
数学 | 刘 冬 | 2020 | 高二 | 芝罘 |
体育 | 赵晶波 | 2020 | 高二 | 芝罘 |
英语 | 刘玉飞 | 2020 | 高二 | 芝罘 |
历史 | 刘更新 | 2014 | 高一 | |
音乐 | 王亚文 | 2014 | 高一 | |
政治 | 杨荟璇 | 2014 | 高一 | |
政治 | 贾珊珊 | 2015 | 高一 | |
英语 | 李欣桐 | 2015 | 高一 | |
英语 | 王秀萍 | 2015 | 高一 | |
英语 | 赵娜娜 | 2015 | 高一 | |
语文 | 蔡兆玉 | 2017 | 高一 | |
语文 | 孙雅静 | 2017 | 高一 | |
语文 | 杨凯杰 | 2019 | 高一 | |
英语 | 孙福玮 | 2019 | 高一 | |
英语 | 李梦如 | 2020 | 高一 | |
生物 | 纪军华 | 2018 | 高一 | |
化学 | 张新双 | 2017 | 高一 | |
化学 | 王可欣 | 2018 | 高一 | |
生物 | 王一仿 | 2017 | 高一 | |
信息 | 陈珍珍 | 2018 | 高一 | |
生物 | 南晓飞 | 2018 | 高一 | |
生物 | 高云凤 | 2020 | 高一 | |
英语 | 李瑞娟 | 2014 | 高二 | |
英语 | 咸 慧 | 2017 | 高二 | |
语文 | 金梦楠 | 2017 | 高二 | |
历史 | 张朝阳 | 2017 | 高二 | |
地理 | 孙帅华 | 2017 | 高二 | |
政治 | 祝文文 | 2017 | 高二 | |
政治 | 戴同霞 | 2020 | 高二 | |
历史 | 李怡雯 | 2020 | 高二 | |
语文 | 冯思涵 | 2020 | 高二 | |
语文 | 孔祥烨 | 2020 | 高二 | |
信息 | 郭小慧 | 2014 | 高一 | |
数学 | 曹会文 | 2015 | 高一 | |
数学 | 王文瑜 | 2018 | 高一 | |
数学 | 于 丽 | 2014 | 高二 | |
数学 | 李宗华 | 2014 | 高二 | |
数学 | 彭凤娇 | 2015 | 高二 | |
数学 | 王 宁 | 2018 | 高二 | |
物理 | 王 琪 | 2018 | 高一 | |
化学 | 汪海彤 | 2016 | 高二 | |
生物 | 钟永雪 | 2015 | 高一 | |
生物 | 武小莉 | 2015 | 高二 | |
生物 | 张 琳 | 2017 | 高二 | |
物理 | 张 丹 | 2017 | 高二 | |
数学 | 缪劲松 | 2017 | 高二 | |
数学 | 权 奎 | 2017 | 高二 | |
数学 | 卢 爽 | 2019 | 高二 | |
信息 | 王 涵 | 2020 | 高二 | |
数学 | 鹿 双 | 2020 | 高二 | |
化学 | 费颖颖 | 2013 | 高二 | |
生物 | 张丽娜 | 2016 | 高二 | |
历史 | 薛桂余 | 2015 | 高二 | |
地理 | 刘鹏 | 2015 | 高二 | |
2021年毕业青年教师名单(18人) | ||||
学科 | 姓名 | 毕业年份 | 年级 | 备注 |
语文 | 张爱玲 | 2021 | 高一 | 芝罘 |
语文 | 邹欣瑜 | 2021 | 高一 | 芝罘 |
英语 | 王淼 | 2021 | 高一 | 芝罘 |
化学 | 张金兰 | 2021 | 高一 | 芝罘 |
生物 | 郭俊馨 | 2021 | 高一 | 芝罘 |
政治 | 王谦 | 2021 | 高一 | 芝罘 |
地理 | 于丽梅 | 2021 | 高一 | 芝罘 |
体育 | 刘宝禄 | 2021 | 高一 | 芝罘 |
美术 | 孙茜 | 2021 | 高一 | 芝罘 |
语文 | 徐秋子 | 2021 | 高一 | 高新 |
数学 | 谢少彤 | 2021 | 高一 | 高新 |
英语 | 马宏凯 | 2021 | 高一 | 高新 |
物理 | 刘韶藤 | 2021 | 高一 | 高新 |
历史 | 孟凯歌 | 2021 | 高一 | 高新 |
地理 | 王俊懿 | 2021 | 高一 | 高新 |
地理 | 张晓辉 | 2021 | 高一 | 高新 |
音乐 | 白宇 | 2021 | 高一 | 高新 |
数学 | 王颖 | 2021 | 高一 | 高新 |
附件3:作息时间表
早上 | |
起床 | 6:00—6:20 |
早操 | 6:20—6:35 |
早读预备 | 6:38 |
早读 | 6:40—7:15 |
早餐(新闻) | 7:15—7:45 |
上午 | |
预备 | 7:45 |
第一节 | 7:50—8:30 |
第二节 | 8:40—9:20 |
眼操 | 9:20—9:25 |
大课间 | 9:25—9:50 |
第三节 | 9:50—10:30 |
第四节 | 10:40—11:20 |
自主探究 | 11:25—12:00 |
中午 | |
午餐(新闻) | 12:00—12:35 |
午休预备 | 12:37 |
午休 | 12:40—13:35 |
下午 | |
预备、班班唱 | 13:50 |
第五节 | 13:55—14:35 |
第六节 | 14:45—15:25 |
眼操、大课间 | 15:25—15:40 |
第七节 | 15:40—16:20 |
第八节 | 16:30—17:10 |
自主探究 | 17:15—1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