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蓬莱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96年,占地182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专任教师210人。是山东省第一批规范化优秀等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结合蓬莱市“十三五”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学校初步建成现代服务业、临港制造业、传统专业三大专业板块,开设十四个专业。
学校始终把“知行合一 匠心逐梦”作为学校的灵魂,把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十分重视开展体育教育工作,现将我校2022-2023年度体育教育发展情况公布如下。
一、体育教学改革
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领导班子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达成了充分的共识:学校应坚持应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具有扎实技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中,各教师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并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
二、体育教师配备
学校有一线专任教师210人,其中体育教师8人全部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根据中职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但能够承担理论教学同时可以承担技能型教学,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不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力度,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三、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设施
我校将保障体育教学经费作为学校财政工作的重点,公用经费能保障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我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重视场地器材建设与维护,并切实落实体育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
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相关学校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我校现有在校生1596人,共46个班级,学校配备400米标准田径场地 4个标准篮球场地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校严格按照教学要求的规定,制定好教育专业课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1-2年级周课时量为4节,3年级周课时量为2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大课间活动,组织学习开展广播体操、跳绳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
1.成立体育运动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负责学校体育活动时的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
2.定期检查和维护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确保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
3.依法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
4.加强安全教育。利用体育课、宣传栏、广播等对学生加强体育活动知识与安全健康的宣传教育。
5.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要认真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要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采取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六、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学期初即制定学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计划,要求各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老师牵头,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测试活动。
七、课程建设情况
公共艺体课程是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体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体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按照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分专业开设《公共艺术体育篇》、《现代礼仪》、《形体与健美操》等艺体课程。
八、教育管理情况
1.加强体育教育课程的管理。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课程计划,把体育教育落实到课表上,保证体育教育课程的开足开齐。
2. 我们从备课开始,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抓普及,抓全面提高。在教师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的能力。我们还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做一节教学研讨课,要求所有教师的听评课次数每学期不少于十二节。
3. 坚决杜绝了其它科目挤占、挪用体育课程课时的现象。学校按照课程表不定期对各年级的体育课进行巡课。将按课表上课纳入对教师教学的月考核中去。
4. 抓好体育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学校要求教师把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堂的及时评价,通过及时评价反馈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二是做好学期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比如,通过运动比赛,体制测试等形式评定学生的成绩等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九、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受我校专业设置限制,各专业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发展不均衡,体育教育成果没有做到真正的分享。
今后我们致力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校企联合,创造性的开展艺体活动,相信在上级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的体育教育水平一定会迈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