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3-07-15     

字号:

1.常态化课堂展示促进课改。

一是学校坚持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致性”“四同”展示课、校内公开课和研讨课及大比武公开课,通过课堂展示,将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老师们能够将嵌入评价、达标和过程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探究要求为基点,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即时互动,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学期初高中共有43位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展示。

二是通过参加片区教研活动,校际间的听、评课活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研究解决我校学科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宋燕瑜老师在烟台市初中物理教研基地区域教研展示研讨会上进行了备课交流;孙月华老师在区教研活动中进行“驻在式教研”交流汇报,两位老师的交流得到了同行教师和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三是学校通过组织中考会考学科教学经验交流,给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为今后复习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本学期先后有多位老师在市区各类优质课比赛中获奖:谢洋(团队)主讲的课例获山东省基础教育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亓林老师获烟台市高中物理实验优质课一等奖。闫婷婷老师获得市级电教优质课,并被推荐参评省级优质课;田宁老师获芝罘区教学大比武一等奖。

本学期高中进步幅度比较大的班级有:初中期末检测总评较好的班级有:6.4刘秀梅  6.1石志妍 7.4姜磊  7.1王璇8.3于小岑  8.6徐晶晶  9.5胡静  9.6修向丽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减负增效效果。

一是导学案目标定位合理,教学流程清晰有序。老师们能够在导学案通案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补充完善,环节齐全,个案中加入个人的备课思路、情境导入、教学评价(基础评价、嵌入评价及量规等)、板书设计、分层作业以及教后反思等内容,课后反思能紧扣教学过程找差距弥不足。

二是老师们通过学生导学案、成功笔记本及周检测批阅检查,及时有效的查找课堂教学问题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问题不出校门,更多的老师善于用有温暖、有关爱的话语来激励鞭策学生。

三是学校强化了听评课的力度,特别是四同课的听评课,检查看,各教研组教师的大部分听课日期及课节记录清楚准确,授课程序记录完整,认真记录讲课教师的闪光点,并能从课堂流程和教法学法等方面提出听课意见,留有自己的听课心得和体会。

老师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校取得优异成绩,这离不开教研组、备课组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初中优秀备课组有8个(初一数学:孙英、刘秀梅、安松森、张帅,初一英语:孙吉娟、刘芳、汪淑玲、张晶;初二语文:王燕、田宁、于嘉琪,初二生物:张永芳、张秀梅、袁霄霄;初三物理:辛绍梅、戴超、王旭昊,初三英语:张丽、于小岑、宫海珍;初四化学吕海滨、李虎、孙文娟,初四物理:刘晓杰、宋燕瑜、于德凤)。优秀教研组:化学,物理,英语。

2023年我校中考有了可喜的变化:四区前1000名有6人,其,1人274名之前,另1人460名之前,四个学科的优秀率不同幅度提升。700分以上60名同学,720分以上43人,最高分798.15分。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的98人,数学有1名学生取得了满分,化学3名同学满分,物理1名同学满分。

3.扎实开展教育科研,以教研促教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依然以课改为中心,以深度学习为方向,通过理论学习、课改论坛、同说同研学习目标、同做同研高考题等形式把教研活动又推向更高层次。

初中部辛绍梅主任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实验与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进入中期研究阶段;由辛绍梅主任、徐晶晶老师、高艳红老师主持的三项市专项课题完成中期汇报。

山东省烟台第十四中学初中部2022-2023学年教学科研活动及成果


1.细化常规管理

继续坚持“日查、周清、月总结”制度,对卫生、纪律、午休、路队、唱歌、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等各项常规采取“每周一总结(下发德育简报)、每月一评比(召开德育校会,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一评选(评选校级优秀班集体)”,以精细的量化管理提升班级管理品质,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班风校风持续优化。

校级优秀班集体

初一级部6.4   6.1   6.2,班主任是刘秀梅、石志妍、刘芳

初二级部7.4   7.1,班主任是姜磊、王璇

初三级部8.1   8.6,班主任是郑春莲、徐晶晶

初四级部9.5   9.6,班主任是胡静、修向丽

2.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设立主题教育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德育资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外墙板报、班级文化、学科渗透等不同方式,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全方位、序列化对学生实施德育,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2月份,举办开学典礼,鼓劲扬帆,筑梦前行;3月份,文明规范养成月,多次组织了“发型服饰、仪容仪表、文明礼仪”等常规检查,3月27日组织了“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活动,狠抓养成教育;4月份,体验德育活动月,组织了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5月份,感恩教育月,组织了“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了感恩教育征文、手抄报比赛活动等;6月份举办毕业典礼,激扬青春,感恩母校。

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组织了体能韵律操、八段锦比赛,组织了拔河比赛、手工作品展;邀请了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邀请文艺家进校园,开展了楹联和书法讲座等。楹联社多次开展“探联寻芳”研学实践活动。在市区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均获得一等奖;刘于琦主任带队参加的烟台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获高中男子组第六名;语文报杯作文大赛高三学生有17人获奖,其中:金牌作品2人、银牌作品2人、铜牌作品6人、优秀作品17人。

3.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本周我当家”实践活动、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如打扫卫生、帮同学分饭等,鼓励同学们自觉参与、自己动手,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有针对性地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先后组织了“行知园”劳动教育基地开耕仪式、端午节包粽子比赛、走进酿酒厂 “探秘酒文化”等项目式实践活动,树立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4.拓宽家校共育渠道

搞好家校合作,对促进我校的各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学期,组织了各式家长会(如期中期末家长会、家委会座谈会、学业水平考试动员会、信息技术线上肯谈会)。解决了一些急、难、困问题,家校携手群策群力提升学校办学声誉。通过重点学生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生活学习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达到共同育人的目标。


山东省烟台第十四中学高中部2022-2023学年教育科研活动及成果


1.常态化课堂展示促进课改。

一是学校坚持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致性”“四同”展示课、校内公开课和研讨课及大比武公开课,通过课堂展示,将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老师们能够将嵌入评价、达标和过程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探究要求为基点,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即时互动,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学期初高中共有43位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展示。

二是通过参加片区教研活动,校际间的听、评课活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研究解决我校学科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宋燕瑜老师在烟台市初中物理教研基地区域教研展示研讨会上进行了备课交流;孙月华老师在区教研活动中进行“驻在式教研”交流汇报,两位老师的交流得到了同行教师和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三是学校通过组织中考会考学科教学经验交流,给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为今后复习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本学期先后有多位老师在市区各类优质课比赛中获奖:谢洋(团队)主讲的课例获山东省基础教育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亓林老师获烟台市高中物理实验优质课一等奖。闫婷婷老师获得市级电教优质课,并被推荐参评省级优质课;田宁老师获芝罘区教学大比武一等奖。

本学期高中进步幅度比较大的班级有:高一4班 孙芳明 高一3班张伟 高一5班陈杰,高二2班 刘文兰 高二1班刘慧贤 高二3班 王伟莉,高三1班 闫婷婷 高三2班亓林 高三3班王彦梅。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减负增效效果。

一是导学案目标定位合理,教学流程清晰有序。老师们能够在导学案通案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补充完善,环节齐全,个案中加入个人的备课思路、情境导入、教学评价(基础评价、嵌入评价及量规等)、板书设计、分层作业以及教后反思等内容,课后反思能紧扣教学过程找差距弥不足。

二是老师们通过学生导学案、成功笔记本及周检测批阅检查,及时有效的查找课堂教学问题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问题不出校门,更多的老师善于用有温暖、有关爱的话语来激励鞭策学生。

三是学校强化了听评课的力度,特别是四同课的听评课,检查看,各教研组教师的大部分听课日期及课节记录清楚准确,授课程序记录完整,认真记录讲课教师的闪光点,并能从课堂流程和教法学法等方面提出听课意见,留有自己的听课心得和体会。

老师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校取得优异成绩,这离不开教研组、备课组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高中优秀备课组有9个(高一语文:高湛、梁兆娜、马翔宇,高一物理:张伟,高一历史:梁庆美 吴向东;高二语文:刘慧贤、张昕怡、王斌臣、何成秀,高二化学:许丽莉、祁妮娜,高二生物:柳林;高三历史:翟志芳,高三物理:亓林、王彦梅,高三地理:姜知均、王楠、徐伟)。优秀教研组:语文、化学、历史。

高中期末考生基础年级本科上线情况:高一36人上线,增幅227%;高二33人上线,增幅450%,高二有4人一本上线。本届高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本上线2人(中考基数为0),本科以上上线38人(中考基数为4)。其中艺体双上线36人,总体本科上线率28.35%。参加专科综评招生37人,上线26人,上线率70.27%。

3.扎实开展教育科研,以教研促教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依然以课改为中心,以深度学习为方向,通过理论学习、课改论坛、同说同研学习目标、同做同研高考题等形式把教研活动又推向更高层次。

高中部教研室,明确工作思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打造书香教研组、书香校园为目标,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组织、带领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13项课题处于研究中期,已经完成了中期报告的交流、撰写。结合向心教育课程建设,张广丽主任、高湛老师、徐琳老师、张伟老师四人分别重点研发了特色校本课程,编制了相关的课程纲要。

山东省烟台第十四中学高中部2022-2023学年教学科研活动及成果


1.细化常规管理

继续坚持“日查、周清、月总结”制度,对卫生、纪律、午休、路队、唱歌、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等各项常规采取“每周一总结(下发德育简报)、每月一评比(召开德育校会,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一评选(评选校级优秀班集体)”,以精细的量化管理提升班级管理品质,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班风校风持续优化。

校级优秀班集体

高一级部1.2  1.3  1.4 ,班主任是邹德强、张伟、孙芳明

高二级部2.2  2.3  2.4 ,班主任是刘文兰、王伟莉、许丽莉

高三级部  3.1  3.2   3.3班主任是闫婷婷、亓林、王彦梅

获得2022年省级优秀班集体推选的是高三二班,班主任是亓林老师;获得2022年市级优秀班集体推选的是高一五班,高三六班,班主任是陈杰老师和阚春晓老师。

2.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设立主题教育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德育资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外墙板报、班级文化、学科渗透等不同方式,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全方位、序列化对学生实施德育,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2月份,举办开学典礼,鼓劲扬帆,筑梦前行;3月份,文明规范养成月,多次组织了“发型服饰、仪容仪表、文明礼仪”等常规检查,3月27日组织了“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活动,狠抓养成教育;4月份,体验德育活动月,组织了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5月份,感恩教育月,组织了“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了感恩教育征文、手抄报比赛活动等;6月份举办毕业典礼,激扬青春,感恩母校。

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组织了体能韵律操、八段锦比赛,组织了拔河比赛、手工作品展;邀请了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邀请文艺家进校园,开展了楹联和书法讲座等。楹联社多次开展“探联寻芳”研学实践活动。在市区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均获得一等奖;刘于琦主任带队参加的烟台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获高中男子组第六名;语文报杯作文大赛高三学生有17人获奖,其中:金牌作品2人、银牌作品2人、铜牌作品6人、优秀作品17人。

3.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本周我当家”实践活动、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如打扫卫生、帮同学分饭等,鼓励同学们自觉参与、自己动手,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有针对性地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先后组织了“行知园”劳动教育基地开耕仪式、端午节包粽子比赛、走进酿酒厂 “探秘酒文化”等项目式实践活动,树立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4.拓宽家校共育渠道

搞好家校合作,对促进我校的各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学期,组织了各式家长会(如期中期末家长会、家委会座谈会、学业水平考试动员会、信息技术线上肯谈会)。解决了一些急、难、困问题,家校携手群策群力提升学校办学声誉。通过重点学生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生活学习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达到共同育人的目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