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立足本土资源,开发劳动课程,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在习得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学生亲历劳动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科技发展、产业变革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整体规划
1. 课程设置:1+X:“1”即每周1课时必修课。这是劳动时间课时的刚性管理;“X” 即指每周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时间和劳动周时间,是课外、校外实践教育时间的弹性管理。
1:一至九年级劳动实践教师认真选择《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课本内容,开展适合学生发展和操作的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存档。
X:学校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以及生活小妙招等,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自理自立、家务劳动契约制教育: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务劳动基地”。
校内值日劳动教育: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值日生劳动指每天值日生要完成并维护指定区域的校园卫生区清洁和班级的卫生清洁。学校所有区域,划分给全校66个班级,实行校园卫生网络化管理。个人劳动指学生每天的个人生活劳动,除个人生活事务劳动外,每个同学都要做好自己区域的卫生保洁,如桌椅物品摆放和卫生保洁,参加公共集会如校运会、艺术节等,坚持定点保洁,每一个人的位置自己负责保洁。
2. 开设安排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内容要求 | 活动形式 | 开课形式 | 劳动项目 | 评价项目 |
家政 服务 类 | 衣物洗涤 | 必修 | 居家劳动 | 固定开课 | 六至九年级 | 颁发劳动之 星徽章(1-5星),评定居家小能手 |
烹饪技术 | 必修 | 居家劳动 | 固定开课 | |||
烘焙技艺 | 必修 | 居家劳动 | 固定开课 | |||
整理收纳 | 必修 | 居家劳动 | 固定开课 | |||
家庭园艺 | 必修 | 居家劳动 | 固定开课 | |||
校内 岗位 体验 类 | 绿化美化 | 必修 | 校园劳动 | 自主选课 | 六至九年级 | 颁发劳动之 星徽章(1-5星),评定明日之子 |
教室保洁 | 必修 | 校园体验 | 固定开课 | |||
内务整理 | 必修 | 校园体验 | 固定开课 | |||
勤工俭学 | 选修 | 校园体验 | 自主选课 | |||
厨房小学徒 | 选修 | 校园体验 | 自主选课 | |||
小老师体验日 | 选修 | 校园体验 | 自主选课 | |||
校园值日 | 必修 | 校园劳动 | 固定开课 | |||
社区 服务 类 | 志愿者服务 | 必修 | 社区体验 | 自主选课 | 六至九年级 | 颁发劳动之 星徽章(1-5 星),评定 最美志愿者 |
打扫社区卫生 | 必修 | 社区体验 | 自主选课 | |||
清理乱涂乱画 | 必修 | 社区体验 | 自主选课 | |||
宣传环保意识 | 必修 | 社区体验 | 自主选课 | |||
敬老院慰问 | 必修 | 社区体验 | 自主选课 | |||
普法宣传 | 必修 | 社区体验 | 自主选课 | |||
田间 实践 类 | 常见花卉培养 | 必修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六至九年级 | 颁发劳动之 星徽章(1-5 星),评定 实践达人 |
农作物培育 | 必修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
农副食品的加工与贮藏 | 必修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
树木种植与管理 | 必修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
养鱼 | 选修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
家禽与家畜的饲养 | 必修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
无土栽培 | 选修 | 实践体验 | 自主选课 | |||
垃圾分类 | 必修 | 实践体验 | 固定开课 | |||
陶艺 | 必修 | 劳动周 | 自主选课 | |||
面艺 | 必修 | 劳动周 | 自主选课 |
(二)具体实施
1. 劳动课
目标 | 类别 | 任务群 | 劳动项目 | 学段 |
认识劳动,形成观念; 掌握技能,形成能力; 自觉劳动,养成习惯; 持续劳动,勤俭节约。 | 日常 生活 劳动 | 清洁与 卫生 | 个人清洁 | 小学 |
校园值日 | ||||
家庭清洁 | ||||
整理与 收纳 | 个人物品 | 小学 | ||
居室物品 | ||||
清理空间 | ||||
卧室、厨房、书房整理 | 初中 | |||
家具美化 | ||||
烹饪与 营养 | 水果营养与食用 | 小学 | ||
蔬菜加工与烹饪 | ||||
饮品制作 | ||||
面食加热与制作 | ||||
食谱设计,独立制作 | 初中 | |||
家用器具 使用与维护 | 常用小电器使用 | 小学 | ||
安全操作常用电器 | ||||
清理、维护家用电器 | 初中 | |||
理解劳动,树立观念; 使用工具,提升能力; 认真负责,吃苦耐劳; | 生产 劳动 | 农业劳动 | 种植,养护水培作物 | 小学 |
饲养小动物,家禽 | ||||
种植常规蔬菜,果树,花卉 | ||||
全程参与劳动 | 初中 | |||
传统工艺 | 风筝、纸工、泥工、编织、 布艺、印染、陶艺 | 小学 | ||
风筝、木雕、拓印、景泰蓝 | 初中 | |||
工业劳动 | 木工、金工、电子产品、模型 | 小学 | ||
木工、金工、产品设计与加工 | 初中 | |||
服务劳动,创造美好; 创新服务,发展能力; 持之以恒,责任担当;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 服务 性 劳动 | 现代服务 劳动 | 物流服务 | 小学 |
餐饮服务 | ||||
银行体验 | ||||
农产品营销 | 初中 | |||
家乡旅游景点设计 | ||||
公益劳动 | 校园讲解员,活动志愿者 | 小学 | ||
校园环境维护,卫生监督 | ||||
公共空间志愿服务 | ||||
社区卫生服务、宣传 | ||||
社会机构讲解员 | 初中 | |||
特定活动志愿者 | ||||
社区环境治理 |
2.劳动周
年级 | 劳动项目 | 劳动形式 | 时间 |
4年级 | 校外实践基地劳动项目 | 劳动实践 个人劳动风采展示 | 五一假期后第一个周 |
5年级 | 校内体验岗位 | 劳动实践 劳动技能大赛 | 五一假期后第一个周 |
6年级 | 校外实践基地劳动项目 | 劳动实践 个人劳动风采展示 | 五一假期后第一个周 |
7年级 | 校内体验岗位 | 劳动实践 劳动技能大赛 | 五一假期后第一个周 |
(三)课程评价
1.教师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学校对教师课程备课的检查评比、现场大比武听评课、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调查问卷满意度等实施。
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学校千分考核方案来进行终结性评价。鼓励老师们参加劳动教育骨干专业培训、劳动教育教研活动、成果展评、优质课教学大比武和典型案例评比。把信息报道作为单独加分项列入终结性评价体系。
2.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随机评价、劳动项目评价并借助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收集学生劳动成果,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劳动素养水平。
课堂评价
操作方法:步骤规范 | ||||||
注意事项:注重安全 | ||||||
劳动态度:认真细致 | ||||||
劳动成果:美观实用 | ||||||
劳动拓展:升华创新 |
劳动项目评价
劳动项目名称 | ||||
解决的问题 | ||||
所需材料工具 | ||||
方法与步骤 | ||||
团队成员 | ||||
完成时间 | ||||
劳动计划 | ||||
劳动过程记录 | 劳动步骤 | 过程记录 | 工具使用是否规范 | |
1 | ||||
2 | ||||
3 | ||||
4 | ||||
5 | ||||
劳动过程及成果展示 | ||||
劳动收获与反思 |
终结性评价:每个学期末填写综合评价表。把班级争章、校级劳动技能大赛、区市级成果展评作为加分项按照班级+1,校级+2, 区级+3,市级+5计入终结性评价。
劳动课程学期末综合评价表 | |||
劳动内容 | 参加的劳动项目 | 劳动时长 | 劳动表现 |
日常生活劳动 | |||
生产劳动 | |||
服务性劳动 | |||
劳动周 | |||
参与的项目 | 项目概述 | ||
劳动成果展评 | |||
成果名称 | 成果简介 | ||
劳动技能测评 | |||
测评任务 | 任务表现 | ||
加分项 | |||
结果性综合评价结果 | ☆☆☆☆☆优秀 ☆☆☆☆良好 ☆☆☆合格 | ||
说明 | 以上表格空小于等于两处为合格,填满为良好,加二分以上优秀。 |
三、课程保障
1. 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作出决策和部署,教务处制定劳动课时、劳动师资提升及教研,总务处负责劳动教育设施与场所的建设,政教处与团委负责劳动课程开发、师资安排、劳动实践的组织,具体考评则由教务处、政教处、级部主任、班主任、社团老师等负责,劳动实践教研组最后负责学生劳动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工作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并协调各部门工作。
2. 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家务劳动契约制的家庭教育共同体机制,以班级小组合为基础,小组学生家长之间发挥信息共享,资源互助的优势,在家庭劳动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均邀请各行各业家长到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利用寒暑假,学校均布置家庭劳动作业,邀请家长配合指导学生学期学会“三菜一汤”的做技能,家长对类似的家校共育活动都给予大力支持;部分家长还撰写了孩子家庭劳动教育方面的心得感悟,学校也编订成册分享给家长阅读。
3. 师资保障
劳动教育师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班主任和班级学科教师,一支热爱生活的班主任队伍在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方面的主体师资;2.社团教师,学校有专业的美术、陶艺、木工、电工、茶艺、手工、编程等教师共26人,其中16人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是学校生产性劳动的主要师资。3.家长及其它社会资源。家长除了在家指导学生日常劳动外,从事各种职业,为学校提供了最广泛和多元的师资力量。
4. 安全保障
学校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组织实施的必要内容,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学校配有校医一名,特别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隐患,按照疾控、卫生健康部门及行业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