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王懿荣高级中学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提高我校高中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落实“1+1+X” 体系,以烟教科发 〔2022〕 16号《关于推进“1+1+X” 劳动教育体系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依据,着力推进劳动课程走深走实,梳理学校劳动课程整体规划,依托校园劳动基地、校外劳动基地、区域示范性劳动基地,对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进行系统设计,开发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必修任务群,不断完善实施方案,合理选派师资队伍,提升授课水平,形成劳动育人特色。
强化课程实施效果。统筹协调,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在课程方案中将劳动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规划,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并加强学科渗透。探索开展校内劳动,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家务劳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力量,广大教师不仅要提升认识,进一步了解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意义,而且要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自身实施课程的能力;更要在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推进劳动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确立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定的劳动载体,即适合学生劳动的场所和承载劳动课程的实践空间。为此,我校于学生公寓南侧打造开发了“田园农耕”劳动教育实践空间并设置了五谷种植、蔬菜种植、药材种植等板块,配备了专职的劳动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劳动理论与实践指导。另外,我校成立了劳动实践教室,拟配备厨房一体化系统以供后续劳动实践课使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我校鼓励劳动教育老师们寻找劳动实践活动的多种契机抓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开展“我为校园添新绿——王懿荣高级中学开展中草药种植活动”“崇尚劳动,播撒希望”为主题的绿地认领养护活动。致力于横向上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功能,使劳动教育的实践从单一的形式走向一体化的实施路径,实现课程、活动等资源的有机整合。我校劳动教研组积极同各学科组沟通交流,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融合学科系列的教育活动,如生物物理模型制作比赛、手工皂活动比赛等。
丰富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我校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家校联动的劳动课程体系。我校利用寒暑假、疫情居家网课等时间为学生制定了劳动实践指导方案,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优秀习惯。学校以班级为载体,以家委会为依托,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节假日寒暑假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结社会各个力量,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例如走进坤原餐饮、走进山东省资环院,体验科研工作者的户外采样、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等,同学们通过这些活动深深体会坚守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