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南,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最终目标,以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为动力,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抓常规,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2.促学习,发挥教学骨干的带头作用;
3.重研究,全面推行集体研究互帮互助的教学模式;
4.树典型,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5.提质量,开展学科“争章赛”激趣促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抓常规,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1.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要在提高备课实效上做文章。
(1)集体备课——通教材:教研组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理清单元知识脉络,弄明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采用教学方法。及时收集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学科负责人每月检查一次。研考试:重视课时作业设计,落实好“堂堂清”(课堂小测),同时做好每周一次专项检测,每单元一次过关检测。(周测及单元检测试题及试卷分析留底装订,作为教研组建设一项重要内容)
(2)个人备课——电子备课。要求字数精简,内容精炼,字号为宋体5号,行距18磅,左右两边设计个性修改栏。
电子备课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全册教学计划(学段目标、学情分析、(体现个性)教材分析、教学措施、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业务学习及有关活动安排、教改实验课题名称、课时安排);单元计划(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分析、授课安排);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个性修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做好个性修改)。
兼任的学科要有电子备课,各学科教研组长做好分工和汇总工作。
(3)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使用专用纸张手写记录,每学期不少于8次,每次不少于400字。记录教学得失成败,特别是好的细节处理、有价值的课堂生成等,失败之处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
2.上课
(1)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不允许自行调课,确需调课必须将调课单提前送教导处,批准后方可去上课。
(2)规范教学行为。提前五分钟进课堂,提醒学生需要准备的学习用品。不准迟到、拖堂,侵占学生休息时间,上课不允许拿手机,不允许坐着讲课。违规行为将计入师德考核(每次在千分考核中扣0.5分)。
(3)建立科学的巡课机制,领导值日当天必须进行巡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科领导,由学科领导进行约谈整改。坚决杜绝体罚、课堂组织无纪律、不按课表上课、教师在教室看手机、坐着上课等。
3.听课
(1)每学期不少于20节,新教师不少于25节,校长和分管教学副校长不少于30节。
(2)项目要齐全。眉头中的每一项不能空;要有评课的记录(两条优点一条建议)。
(3)不许抄袭,不允许雷同。
4.教研
(1)主题教研。学科负责人确定好本学科教研主题,各教研组根据学科主题,安排好计划表,定期进行教研,及时整理好过程性资料。
(2)常规教研。各教研组定下各组常规教研计划,将教研时间和地点报告给教导处。常规教研内容为集体备课,统一商定下周教学安排,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分管领导巡视检查,抓好教研组常规教研的落实,做到定场所、定人员、定内容。
5.作业
(1)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各教研组利用好作业设计单,各教研组做好作业备课,组内统一习题设计。
(2)加强作业反馈监督: ①教师批改要及时,必须全批全改②提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面批③根据批改情况设置分层作业,加强针对性。
(3)学校作业布置三级监控:
①一级监控:学校监控。建立健全有关作业设置、监控、公示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抽查制度。抽查作业总量是否合适,低年级无书面作业,中高年级作业不超过1小时;抽查作业内容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注意分层布置,是否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抽查作业批改是否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是否是让学生互批互改,是否全批全改。另外,不得使用“一教一辅”之外的教辅布置作业,不得使用套题、套卷布置作业,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内容自行出题,增加针对性。
②二级监控:教研组监控,班主任协调。教研组长根据本年级的学生情况,统一规定作业量,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每天的授课情况把要布置的作业内容上报给教研组长,经教研组长审查通过后再到班级布置,同时班主任要将各学科作业进行协调,控制好总量。争取课后服务的学生作业不出校门完成。
③三级监控:社会监督。开通家长热线,家长可直接向学校教导处提出诉求和建议。同时,将监控与考核相挂钩,网上民生或者电话反馈属实的,扣考核中的作业分。提升教师的作业管理意识,形成多维度网络状的作业管理机制。
(二)促学习,发挥教学能手的带头作用。
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品德好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对教师学习做出如下的规定:
1.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以集中和自学形式相结合。寒假进行全科阅读活动,开展读书交流会;推荐教师阅读优秀教育教学书籍,每月上交两次读书活页。
2.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校级学习,如:专题讲座、学术交流、观看音像资料、精品导读等等,真正让全体教师享受学习乐趣,领会课改理念。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制定规划名师、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集体备课、每周相互听课等措施,共育青年教师。
4.强化教师基本功和业务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5.加强学习与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争取上级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在适当时机邀请知名专家到校举行讲座,联盟体校际进行交流学习,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优质课、教学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重研究,全面推行集体研究互帮互助的教学模式。
推行集体研究互帮互助的教学模式,通过听评课、教研活动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形成我校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推门听课和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杏坛杯”优质课大赛——“同研一堂课”磨课活动。
①主题以“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2.0专业提升”相结合,各学科再细化要求,与学科专项课题研究相一致,为课题中期论证积累研究资料。
②加强课堂自我监测,调整教学思路。提倡每节课留3-5分钟左右进行课堂小测或者教师领着梳理知识,了解学情,调整教学。
③设计好“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观课量表”(包含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此处作业设计包含课堂练习)
2.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①学科拓展课程落实好
语文学科的诵读、书法、阅读等,数学学科的益智学具、绘本阅读、数学文化读本等,英语学科的绘本阅读、口语训练,科学学科的创新思维,思维导图课程开发与利用,各学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等等,各学科的拓展课程要大胆开发开设,拓展课程资料做好一学年的准备,各社团活动成果准备好,学年末即六月份将进行特色课程评选,40%为一等奖,特别优秀的教师评选为我校“特色教师”,此项活动是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果展示。
②加强特色社团建设
发挥音体美学科教师以及有特长教师的资源优势,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校级优秀社团活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学校做好各活动小组活动监控,做好各活动小组考核评价方案。每个活动小组做好过程性资料整理。
(四)树典型,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抓好新教师培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学期我们继续开展“五个一”活动:1节汇报课,1篇最满意的教学设计,1份最满意的基本功作品(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1个最动人的教学故事,1次成长汇报(期末以ppt形式进行总结汇报),将五项成绩汇总,评选出本学期“教坛新秀”。
(五)提质量,开展学科“争章赛”激趣促提升。
践行科学质量观,科学、规范、高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质量新跨越。除了抓好课堂教学之外,全体教师要进行试题研究,以测促教,以测促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①一二年级单项素养争章赛与期末无纸笔测试相结合。无纸笔测试以素养考察为主,设置丰富有趣的闯关赛。
②三四五年级每月组织单项素养争章赛与期末笔试考试相结合。
语文三月份结合优质课评选进行班级朗读测评,四月份进行经典背诵抽查(开学初要定好篇目),五月单项闯关,六月特色作业展示;数学三月计算,四月解决问题,五月计算+解决问题,六月数学节益智学具;英语课文朗读展示;音体美延续上学期;科学实验检测;信息技术加强打字训练。
附:具体活动安排
2月份:
(1)分学科召开教研会,学习学校教学计划、《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制订本年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2)开展假期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及综合实践成果展示。
(3)开展寒假“学生争章赛”评价活动。
(4)新教师备课、听课指导活动。
3月份:
(1)开展杏坛杯优质课比赛。
(2)积极参加蓬莱区小学各学科开放周活动。
(3)每月一测。
(6)抽查课堂常规和家庭作业布置情况。
4月份:
(1)视频制作培训活动。
(2)组织参加学科教学大比武活动?
(3)听教师的“推门课”。
(4)每月一测。
(5)开展校园“体育节”活动。
5月份:
(1)组织经典诵读评比活动。
(2)跟进与指导各教研组建设。
(3)组织单项闯关活动。
(4)迎接区教研室抽考。
6月份:
(1)各班级“经典海读”成果展示。
(2) 各学科特色课程展示活动——科技节、数学节。
(3)教师基本功大赛。
(4)教研活动:如何组织复习。
7月份:
(1)检查本学科本学期作业质量。
(2)小学科教学质量监测。
(3)各学科制定复习计划。
(4)进行目标考核成绩核算。
(5)布置好假期作业。
(6)做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特色教师、教坛新秀表彰,以及功勋教师荣退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