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2022-2023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时间:2022年9月15日
参加人员:
李永梅 蒋秀芝 王锦敏 林明春 李华香 刘素君 赵霞
李小凤 汤永莲 高宇光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新课标下语文作业的设置与落实中心发言人:刘素君
活动准备:
1.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例,共同备课。
2.观摩李永梅老师执教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填写观课量表。一、活动讨论1.对李永梅老师执教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进行评课。
2.当前语文课堂作业如何高效设计。3.课堂中教师、学生活动时间的分配。
三、活动成果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课例。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坝、汉”等7个生字,会写“晨、绒”等9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读, 发现“新鲜”
1.聚焦“单元导语"。
(1)默读篇章页上半部分的句子,说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2)画出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交流:你认为什么是“新鲜感”? (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只鼓励说出自己的思考)
(3)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走进第1课,课文中哪些词语有新鲜感?它们“新鲜”表现在哪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介绍大青树:大青树,又名高山榕,树形高大、美观,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我国的一所边疆小学。这所边疆小学有什么特别之处?这里的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下课玩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课件出示课时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 感知“新鲜”
1.检查课前预习作业,认识字词。
2.紧扣“新鲜感”,分类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新鲜”的字词:同学们,文中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有新鲜感?
指名回答。课件随机出示词语。
坪坝 绒球花 汉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绚丽多彩 孔雀舞 摔跤 边疆 凤尾竹
认认读读,结合短语认识生字,想一想:这些短语的新鲜感表现在哪里?
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结:除去没见过的词语,熟悉的词语进行新的组合,也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新鲜的感受。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所学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从哪几个情景写出了这所学校的特别?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1)学生默读后交流。
(2)小结: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 (上学路上,上课和下课)
三、紧扣可爱,品读新鲜
1.感受校园可爱。
(1)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文字能让你发现这所学校的特别?
(2)聚焦“可爱”。
①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样的学校呢?这所学校的特点是什么??可爱
课件出示: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
A、我们一般都怎么形容一所学校的?作者用“可爱”形容这所学校,你有什么感受?
B、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有这样的新鲜感受呢?我们再细读课文。
②默读课文,找找画画,文中哪些地方能让你觉得这所学校“可爱”? 引导学生按文章顺序寻找相关句子做记号
交流:上学路上的风景“可爱”。课件出示句子一。
课件出示:清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A、结合偏旁,识记、理解"坪坝”(平坦的场地)。
B、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后,图片展示“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进一步感受风景的“可爱”。
C、上学的小学生可爱吗?这些小学生有哪些不同?你知道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来把这些不同表现出来的吗?
D、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2.体会民族团结。
虽然孩子们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但是他们的共同点也不少,而且共同点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可爱”,谁能找到能体现他们共同点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二。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说说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爱校园,爱老师,爱祖国)
(2)作者用了哪些字表现他们的共同点??(练习说句)
(3)指导读好这句话。
3.教师小结,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背诵、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指导数学 ,延伸“新鲜”。
1.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易错字“晨”、“绒”后,教师再分类范写不同结构的字。如:左右结构的,球、汉、艳、服、扮、粗”,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再得出结论 :左右结构的字在占格时,要注意虽然都是左右结构,但“球、汉、服、扮、粗”都是左窄右宽,而“艳”是左右等宽。
上下结构的“装” ,注意下面的“衣”要写得相对大一乩,能托起上面的“壮”。
2.书写评价。
3.练习书写词语: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安静、粗壮。
4.拓展延伸:你对少数民族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可以跟同学合作,进行专题性的研究。
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重点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经验交流,聚焦一课“三单”,助力高效课堂。他们的交流中无不体现重视团队的合作,重视教研的实效,更重视作业设计的实用。一课“三单”即:课前预习单(指导专业化预习),课中辅学单(进行针对性训练),课后拓学单(设计主题化活动)。虽然每个学校交流的内容不同,但是重点一致。
1.作业设计注重实践形式和训练试题类型与内容的思考。实践形式尽量以团队研究、分层推进;每个学校各年级都有已经设计成套的完整的作业,试题类型多样化、试题内容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
2.内容上,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技能训练,课前预习单和课中辅学单为基础知识的储备,这是是能力技能训练的前提,课后拓学单是能力技能训练,又是基础知识的延展和提升,更注重操作运用和创新智力培养。
3.作业量上,五所学校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分析,作业内容设计适量,这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的保障,数量多了,学生边做边烦,做作业没有质量,因此作业内容要精心选择,合理安排作业量。
4.形式上,题目必须做到新颖有趣,文字适量便于阅读。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学生花费的时间不多,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让学生做完一道还有一定的挂念,舍不得放弃。
总之,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实用、关注发展、关注学习内容、关注学生基础,细心思考,潜心研究,才能发挥学生作业在教育教学中应有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