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实验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第一阶段)总结(2023 年)

日期:2023-11-29     

字号:

我校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是关键,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对于教师队伍管理予以重新制定落实新三年发展规划,以此进一步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群众满意的教师队伍。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搭建多种平台,创设条件,激励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二、建设目标

1.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好,团结协作,有前瞻的观念,服务的意识,实干的精神,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

2.增强教师育德能力:在温馨班级建设的基础上,落实开展“温馨课堂”建设步伐,养成良好的“为人师表好习惯”,深化“德育艺术化”,增强育德实效。

3.促成教师胜任教学工作:以市校两级骨干教师群体为引领,加强学校教师梯队建设,使所有教师胜任自己的工作,争取高级职称人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突破。

4.完善自培机制:继续完善学校教师培训模式,不断健全自培功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大多数教师能一门及以上的拓展型课程,70%的教师具备大循环的教学能力,基本形成优秀教师群体。

三、主要措施

1、继续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师德修养

(1)依据市教体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落实我校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实施计划。紧紧围绕“做四有教师”这条主线,通过具体事项在教师中铸造师德师魂,以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的事业心,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师德理论及相关文件,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的教育观,培养教师积极进取和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重塑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展现新时代的教师风采。

(2)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榜样,挖掘典型,发扬精神,在学校里营造良好的敬业爱生的氛围。

(3)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文明组室评选的重要内容,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不断完善学校自培机制,探索多样、务实的教师培养模式

(1)规范校本培训,推进教研组建设。通过校本培训制度建设,开展扎实的系列学习活动,促进功能优化,提高质量,活动丰富。继续走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不断提升教研组力量。继续抓好教师的梯队建设,创设条件,促进各个梯队的教师都能不断发展。

(2)鼓励外出学习,支持学历再进修。全力支持教师参加包括高一层次学历提升在内的学习进修,鼓励参加本科、研究生课程、硕士学历的学习,督促教师不断追求个人学历的再提升。

(3)加强师徒结对工作的力度,制定落实相关考核、奖励制度,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

四、阶段成果

1、落实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

关注教师需求,有效地促进内涵发展。所有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并根据教师本人在“规划”中提出的需求意向,学校制定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保驾护航。

2、关注课堂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3、举办专家讲座,拓展教师视野,学校根据教师发展的实际,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4、充分利用伙伴合作、柔性流动、师徒结对机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以学校本源性课题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制度,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使学校的科研水平由群众性向高层次发展。

五、下步打算

在实验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第二阶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实施过程中,重点抓实市校两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市校两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逐步形成三级梯队。

名师梯队:

(1)由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等称号的教师组成。

(2)每位成员都将成为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能密切与研训员、专家接触,得到有效的支持与指导。

(3)每位成员至少担任一名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定期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

优秀教师梯队:

(1)由校级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优秀教师等教师组成。

(2)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致力于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3)每学期每人至少开一次教学研讨课,扩大自己的影响和知名度。

青年教师梯队:

(1)是由工作时间不足五年的教师组成。

(2)努力的方向是:重视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学校特色,教师需求,设计、安排培训内容,通过集中培训、听讲座等,使教师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修订和完善教师培训和进修制度,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形成崇高的师德风尚,提高教师改进教学、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