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情况】烟台市莱山区第七小学2022-2023学年年度工作总结

日期:2023-11-28     

字号:

2022-2023学年,我校整体工作稳步推进,获得岗位目标责任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党建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党建基础。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党员缴费”、“党员学习”等制度,以规范的制度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全年共召开支委会12次,支部党员大会5次,组织生活会2次,带头上党课4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程序规定,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积极引导中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本年度我支部发展预备党员1人,新吸收入党申请人2人,同时我们注意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员培训,落实培养人联系人制度。同时,做好双报到工作,本年度组织党员18人到暖山国际社区开展志愿服务6次。

加强党建引领,树立标杆意识。推动“双减”、教育评价改革等政策落地,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高效完成任务。2022年学校先后荣获烟台市中小学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烟台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组织奖、山东省“喜迎二十大,争做小小科学家”线上科普活动优秀组织奖。学校德育方案《深植红色基因,培育薪火传人》获得烟台市优秀德育专题方案。七小党支部积极带动党员发挥示范作用,2022 年度学校有 6 名党员获区、市两级优秀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2 名党员省课题立项,2 名党员参加区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并获奖,1 名党员获市科学微课二等奖、省防溺水微课一等奖,张贝贝副校长4月份为莱山区新教师做“家校协同教育”专题培训。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参演《英雄.齐鲁》获2022莱山区第十七届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展演一等奖等。

坚持党建赋能队建,培育薪火传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党建赋能队建,践行“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培育薪火传人。组织师生前往中天远大公司参加包饺子、做月饼实践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暑期组织学生到海边开展“守护蓝色海洋,共创美好家园”劳动实践活动,培育环保意识;国庆节前夕组织学生到蒲公英自然研学基地开展“喜迎二十大 快乐庆丰收”系列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国旗,参加掰玉米挖地瓜等秋收劳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感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红色劳动教育赋能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优良品质,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教学工作

一年来,在区教体局、区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第七小学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构建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课堂,扎扎实实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细抓常规,为高效课堂奠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教学工作,如果教师备课、上课、批改等都随心所欲,完全处于无序状态,那么这种教学管理是不可想象的。教学常规的制度要求,包括备课制度、上课制度等,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有遵循,也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一年来,第七小学以教学常规为抓手,狠抓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纪律,切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备课常规、上课常规等细则,对全体教师提出基本要求,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出自己的工作特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比如:备课常规中规定,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理念,明确课程要求。通读全册教材,熟悉内容体系,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基本要求,以及各单元的知识联系与衔接。正确对待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优秀教案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能照搬照抄。备课时,全体教师做到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教法与学法。再比如:上课常规要求教师做到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全神贯注,精神饱满,保证课堂秩序,教学气氛活泼而不乱,严而不死板。第七小学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向常规管理的精细化要效益。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

第二,课堂实践,打造信息技术支撑的五位一体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一)学校推门听课     推门听课对教师而言是随机的,但教导处提前做到了听课前有安排、有选择。比如,重点听新教师的课,看新教师对教材研究、学情掌握、教法选择等等是否符合要求;多听毕业班的课,把握临近毕业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健康;多听学习习惯差、课堂纪律较为混乱的班级,督促课堂效果的提高等等。

每学期教导处开学伊始就开始按课表随机推门听课,对班级课堂进行现场听课,实地了解我校教师的常态课堂教学,切实发现问题,着力督促、提高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个人都有天然的惰性,通过随机推门听课,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新教师首秀课——成长课——过关课

 新教师工作起来充满激情,有强烈上进的良好愿望,有比较扎实地文化知识,信息技术能力等,但是他们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将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灵活运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七小重视对新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首秀课——成长课——过关课来使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三)青年教师公开课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希望和未来,青年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校工作的明天。七小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来使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成为骨干和优秀教师。

——青蓝工程传帮带。第七小学扎实开展师徒结对教学研究活动,本着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原则,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师傅谈得失,徒弟谈体会,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骨干教师示范课。七小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举行家长开放日。七小每学期分年级段依次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们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听听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深入课堂的聆听,家长们零距离参与其中,体会教师的不易。教师也在准备的过程中,得到历练和成长。

——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每位老师都秀出了课堂上最精彩的一幕。课堂欢快活泼、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各位老师认真研读课标、教材,积极准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充分体现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特色。同时,我们建立了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拟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让每位青年教师有方向,有目标,严格过程管理。

第三,示范引领,笃行致远——领军人才及骨干教师示范课

为学之道,不舍毫厘。为了新课标标准落地,指导教师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学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领军人才教师、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示范课引领学校课堂教学的提升。

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达到了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数十载挥斥方遒,再登台风采依旧——老教师经验传授课     

老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将她们宝贵的经验在青年教师中得以推广,教导处组织了老教师的经验传授课。课堂上,他们充分发挥了日积月累而成的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如何对学生定位,怎么处理教学中的重难点,练习课和复习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学困生怎么辅导等,老教师也对青年教师做了经验交流。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老教师学习,更要像他们一样做到爱生如子,敬业一生。

第五,精准教研,为高效课堂助力。

五步四课,常规教研——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是我国多年沉淀下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教研的精华,因此七小将这种以课为中心的教研活动作为重点来抓。形成了五步四课教研模式:备课(个人与集体备课结合)---说课(主讲教师说课,教师集体评议)---上课(主讲教师上课,其他教师评课)---评课(教师集体评课)---结课/反思(对课做出总体评价,教师写出心得)。

主题研讨,深化教研——主题研讨式教研,就是从教学中筛选出教师最关心和最感困惑的教学问题,并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从而达到破解教学疑难问题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目的。本学年,七小就新课标学习、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大单元教学等开展了主题研讨。

校际交流,创新教研——七小积极参加区的片区教研活动,通过学习、交流、研讨共同提升。同时,七小与芝罘区葡萄山小学建立了联合教研模式。本学期两次走进葡萄山小学,走进课堂,跟老师们共同研讨、学习提高。      

第六,提升教师素养,让高效课堂行稳致远。

学校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读书论坛,青蓝工程拜师会,举办第二届教学设计大赛,教师书法比赛,每周三教师读书日,写字研讨课等,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今年我校被评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

第七,培养七彩少年,让核心素养落地。

高效课堂的出口在于学生素养培养,良好的素养才能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第七小学本着传承与发展的办学思路,勾画幸福育人体系,把责任、活力、品位作为打造幸福校园的三大元素,构建幸福课程,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让课程成就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        

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为此,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校本化实施。通过构建责任、活力、品位三大课程,并进行同步探索推进,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融于学校校本化的课程实施中。责任课程,提高学生公民素养。学校责任教育课程与《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学科进行整合,以实践活动、劳动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授课紧密结合学生身边事情、爱国主义系列活动、红色革命教育和传统节日等主题,深化学生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集体和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等方面的意识;将责任目标、评比栏等方面进行整体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将责任目标浸润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时代责任感。活力课程,像足球、篮球、武术、健身操、创客等活力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品味课程,舞蹈、声乐、剪纸、绣艺手工坊、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等品位课程,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成长,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开启书香致远阅读工程,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我们在原来《晨曦》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银杏树下来悦读》课程。一是以阅读课堂为着眼点,以整本书阅读方法为主要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每天晨读、午诵、每周好书推荐、每月进行阅读小达人分享展示;二是以活动促发展,定期开展读书活动,一起分享、品味读书所带来的感悟与体会;三是融合区域、社区、家长资源,开展基于阅读的专家培训,提升学校阅读品位。

多元化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开展创客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种植课程、家长课程、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热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举办校园科技节进行展示,全校一千余名学生全员参与体验;二是融合科技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体开展创课教学,二三四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普惠课程,每周开设创客社团课程。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是体现课程价值的必经之路,七小的全体教师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创设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境和实践,让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得以提升,真正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今后七小会继续以青年教师为抓手,优化教师师资队伍;利用学校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教坛新秀等领军人才优势,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同时,继续依托信息技术2.0,为提升年轻教师、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七小会继续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逐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包括日常消杀工作,入校测温、留观隔离、组织演练,做好防护,让防疫工作科学有效,全面打赢了防疫保卫战,全体师生安然度过三年防疫时光。

我们继续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紧急情况逃生技能为重点,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为目标,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开展工作。开展了防校园霸凌欺凌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预防暴力教育。开展各类安全主题活动,每月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包括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饮食安全、防溺水、疾病防控、冬季安全等方面教育。

加强日常安全教育与管理。通过安全课、主题班会、升旗仪式讲话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防护技能,创建平安校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