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小学在2023年11月15日在二楼办公室进行了“学习有关有效创设情境的知识”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果。
时间:2023年11月15日
参加人员:吕延卓、叶志娟、孙明智、齐欣茂、宋宁宁、孙越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中心发言人:张海燕
一、活动讨论
(一)什么是教学情境?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
二、活动成果及总结
(一)什么是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理论依据及途径
(1)创设悬念情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等,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信息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学生都可以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3) 创设生活情趣。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4)创设求异情境。求异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例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及时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则要细心点拨,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在对于问题的多解的艰苦追求并且获得成功中,享受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
龙口经济开发区孙家小学
202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