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王懿荣高级中学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和谐高效,狠抓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以“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向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人民满意的学校”的目标迈进。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相继获得山东省绿色校园、山东省星级食堂和山东省卫生单位省级荣誉,成功创建“五育并举融合课程”专题教研基地,实施“浸润教育”。针对新学校“生源条件暂时欠佳”、“师资构成相对多元”的特点,学校大胆创新管理模式,有效进行师生“融合”。坚持“五育并举”,不折不扣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路办学。短短一年,学校基本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清正,学风浓厚,获得了“教育教学成绩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一年来的各项办学成绩,获得了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比较普遍的认可,在各级社会满意度调查当中,都获得100%满意度。也正因为这些原因,短短一年,王懿荣高中的老师们对学校也基本形成比较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认同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办学方向,坚持党建引领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按活动要求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学习教育、专题讨论、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的德育体系。学校党支部以“百名书记破百题”为契机,努力强化“127N”党员名师引航队伍建设,建立范青林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大讲堂、青蓝结对工程,从学科研修、专业规划、德育研讨、家校沟通等方面,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助推团队整体实力提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利用主题班会、道德讲堂、法制讲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深入挖掘王懿荣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刻苦攻读、严谨治学、爱国报国的优良品德,全力打造“懿荣”德育体系。将王懿荣爱国、忠诚、坚韧、勤奋、清廉、善学的优良传统传承于今,引导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师风。借军训契机组织校园开放日、家长座谈会,实现家校联动,促进家校共育。联系交警大队、法制大队、消防大队及律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进学校讲座、演练,多方联动,积极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制定班教导会制度,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实教职工一岗双责制度。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的同时,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同步考核。
二、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开设全面多元特色课程。开齐开足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等国家课程。注重构建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开设满足学生特长发展的个性化课程。同时,为配合新课程的推进,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完善了学校网络的建设,学校实行网络数字化办公和教学,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一整套多媒体,还专门为新课程配置了数字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
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成功创建“五育并举融合课程”专题教研基地,实施“浸润教育”,筑牢课堂主渠道,因地制宜开展音体美多样化、融合化美育活动,开展多彩体育项目展示,设计学校运动会会徽,录制唱响运动会主题曲,丰富校园生活;开展校内外中药种植、蔬菜种植、家务劳动、创客设计等劳动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重视学生干部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会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重视社团建设,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全面加特长学生。
建设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的规划建设中,开发区王懿荣高级中学努力建设“浸润温暖”的教育文化,创建“看校容处处可爱,看环境留恋难舍,看风貌积极向上”的新型校园。确立“懿德笃行,日新向荣”为校训。充分挖掘“懿•荣”文化内涵,发挥“懿•荣”文化的教育意义,增强师生的学校荣誉感、归属感。把“懿•荣”文化发展成为学校的名片。
三、建设优良队伍,提升教育质量
创建民主高效的领导队伍。建立党组织保障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做到了决策民主化、工作透明化、管理制度化、校务公开化。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学校行政领导和机构设置充分体现了精干高效的特点。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注重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强化专业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优化教师队伍职称结构,打造教育领域和行业领域的知名团队和专家。一方面,名师引领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另一方面,重视教师成长发展规划。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规定。本年度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签订的承诺书,建立起师风正、师表端、师德良的教师队伍新风气。
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采用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学校独自开发了网上评教系统,完善了教学评述制度、教师奖励制度和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全员导师制并计算考核。同时积极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对教师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引导教师之间形成真诚合作和良性竞争的人际关系。
四、实行科学管理,保障学校发展
坚持先进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规政策。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探索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精心设置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力,使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快乐。
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按照素质教育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工后勤两服务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教学管理上实行级部负责制,强化备课组和班级协调组的作用。学生管理上政教处为纵线,级部为横线,充分发挥班主任核心作用,发挥团委、班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政务公开的原则,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教师、家长、学生可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工作。
后勤管理严谨,安全管理得力。学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严格执行经费收支规定,账目清晰,资金使用合理。建立了完备的电子、纸质双重校产档案。按照“三公开”原则建立学生资助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等,确保所有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建立学校卫生室,在核酸检测、学生应急问题处理、卫生健康教育、常见病与传染病预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制定学生安全教育计划,通过宣传栏、电子屏、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协议书等形式,开展多样式安全宣传教育,并留有图像资料。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学前后进行全体学生的情绪状态摸排,在疫情期间开展主题式心理健康教育。
五、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效果显著
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发挥课堂教学智育主渠道作用,坚持“一个都不能少”,提升育人水平,在烟台市联考中,15名学生对比中考烟台市位次上升10000名,有59.32%的学生进步1000名以上,学业水平考试所有学科合格率都在99%以上。按照烟台市教科院“看基础、比发展”的评价思路,教学成绩在全市质量分析当中,本学年内两次期末考试的主要评价指标,都名列全市前三名。学校开齐开好各类实验课程,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理、化、生实验,实验室相关材料齐全。通用技术课程开设齐全,通用技术教学提供了完整的过程性材料(包括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或作品等)。
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生能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言行举止文明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校内1个小时体育活动,规范两操和眼保健操,常态化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大力开展群体性体育运动,学生参与度高,近视眼新发病率及常见病发病率极低。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文化观,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丰富艺术实践和展示交流活动,学生参与度高。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社区服务和职业体验等活动,劳动教育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一系列的劳动教育科研成果和典型案例。
烟台开发区王懿荣高级中学将坚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适应现代化教育新形势,迎接现代化教育新挑战;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水平,让其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不竭动力;把科学的管理做到实处,在高效中谋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加特长的学生,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